【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时间表】每天照着做,从头舒服到脚
随着当代社会节奏的快速转变,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是保障健康状态的不二筹码,也是提高生活效率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一年有四季,而一天也有“四季”,却鲜为人知。
在四季更迭中,阳气有着生、长、收、藏的变化过程。
春季生机萌发,夏季充满活力,秋季收获成果,冬季万物归宁。
如此周而复始,阴阳和合,生生不息。
人的生活节奏应当顺应四季节气的变化规律,才能避免引发相关疾病。
实际上,一天是一年的全息缩影,“一天分四季”是一套合乎自然规律的生活规划和时间管理原则。
懂得“一日四季”的道理,就可以把握一天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律。
晨起如春
早晨起床,正如漫漫长冬结束后,阳气开始生发的春季,养生要点也应该与春季养生相同。
一是要经常运动,一夜休息像人体经过冬的蛰伏,阳气开始生发,机体需要运动来增加活力。
二是与春季养阳对应,人体经过一个冬天的消耗,阳气不足,难以抵御风寒,所以晨起锻炼应注意保暖,否则就容易感受风寒。
1.寅时(3:00~5:00)
对应肺经:宜宣清降浊。
凌晨3点相当于一天的立春,天地在此际复苏,人体随之渐醒。
尽管日光未现,但是天地之气已阳盛阴衰,生气既出,便可早起。
此时可以做家务、看书、写作,待天亮再外出锻炼。
5点对应惊蛰,“蛰”为潜伏之意。
此时,人体筋脉气血涌动,有人会浑身酸痛,起床活动有助缓解。
2.卯时(5:00~7:00)
对应大肠经:宜清肠排毒。
卯时是大肠经“值班”的时间,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新鲜气血输布全身后,随即促使大肠进入活跃状态,以便吸收完食物剩余养分,排出一天代谢积攒的渣滓。
这个时候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完成排浊功能,容易对健康产生危害。
3.辰时(7:00~9:00)
对应胃经:宜早餐进补。
辰时胃苏醒过来,它等候了整整一晚,早已准备好全力消化。
早餐一定要营养均衡全面,坚决避免早餐马虎、中餐对付、晚餐大吃大喝等对健康不负责任的行为。
午间如夏
白天的工作时间,正如阳气充足的夏天,人的机体处于兴奋状态,应该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而天过中午,正是阳气盛极转衰时,因此午饭过后,人体会感到困倦,有条件的朋友,应该午休半小时左右,为下午的工作积蓄更多的能量。
1.巳时(9:00~11:00)
对应脾经:宜消化吸收。
巳时又名隅中、日禺,此时脾经当令,运化吸收的能力最佳,若还没进餐,则气血乏源,损脾伤胃,易患中气下陷诸疾。
2.午时(11:00~13:00)
对应心经:宜小憩养心。
正午小睡片刻颇益于保养心神,推动血液循环,还能起到补火生土、有助消化的作用。
午睡不宜超1小时,否则易夺觉,引起夜间失眠。
3.未时(13:00~15:00)
对应小肠经:宜分清泌浊。
小肠主分清泌浊,使水液归膀胱,糟粕入大肠,精华输进脾,并对营养进行调整和吸收。
故午餐应在13点前吃完,才能把营养充分吸收。
暮时如秋
太阳落山,气温开始下降,正如秋天的肃杀,阳气由“长”转为“收”。
我们应该将白天的工作收尾,调整精神,像秋天一样冷静思考一下,想想这一天的所作所为是否得宜,以让自己更进步。
身体也开始进入放松状态,如果此时还要加班入夜的话,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1.申时(15:00~17:00)
对应膀胱经:宜利水清瘀。
这段时间人的记忆力和判断力皆佳,是工作、学习的第二黄金时段,故古人云“朝授业,夕习复”。
申时体温较高,阴虚者尤为突出,此时可多运动,喝下午茶,以促进体内津液循环。
2.酉时(17:00~19:00)
对应肾经:宜固本培元。
太阳落山,预示即将进入一天中的秋冬之交,对应收获粮食并贮藏入库的季节。
所以傍晚是人体贮藏一日所纳精华、调养肾脏、固本培元的佳期。
3.戌时(19:00~21:00)
对应心包经:宜安逸保心。
戌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是气血流注心包经的时段。
由于心脑血管病和心理疾病皆属心包经管辖,所以相关疾病患者可借心包经正旺之时,按摩相关经穴以调养。
此时宜休闲娱乐,漫步聊天,愉悦身心,并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避免剧烈运动。
夜晚如冬
入夜后,阳气由“收”转“藏”,应早些休息,使身心得到调养。
现代人夜生活丰富,经常熬夜,这都是与自然规律相悖的。
晚间是一天中最富余暇的时段,应当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晚餐不宜吃得过于丰盛,应尽量减少油腻的食物,粗粮反而有益调理身体阳气,起到“藏”的效果。
1.亥时(21:00~23:00)
对应三焦经:宜调和百脉。
亥时在古代亦被称为“人定”之时,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滋养,可大补元气,提升免疫力。
亥时不睡,阳气不收,便犹如在冰天雪地身穿单衣,当阳气耗损,各种邪气便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
2.子时(23:00~1:00)
对应胆经:宜沉潜胆气。
古人把子时之初的23点界定为新一天的开始,对应冬至,阴气至极而阳始生。
此刻亟需深睡,以养护初生的阳气。
子时胆经当令,在子时前入眠,有利于胆汁代谢顺畅,推陈出新。
此时睡好,才能胆清脑聪。
3.丑时(1:00~3:00)
对应肝经:宜熟睡保肝。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卧,血归于肝。”
丑时进入熟睡状态,可让肝主藏血、酝酿新血等功能充分发挥。
如未入睡,肝此时段还在耗能支撑人体活动,就难以完成新陈代谢的任务。
12时辰,是完整体现天地阴阳之气消长的最小周期,也是便于计时养生的基本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生辰和安排作息,皆应以当地时间为准。
中医养生理念讲求道法自然,认为人应亲近自然、回归传统,使生命活动与天时相应,与自然规律相合。
调好身体的子午时钟,让饮食起居如同用药一样有学问。
如此,与时俱进,与道同行,“天人合一”就不是远在天边的中医理论,而是自身的健康生活方式。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健康财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