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中國人的健康時間表】每天照著做,從頭舒服到腳
隨著當代社會節奏的快速轉變,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是保障健康狀態的不二籌碼,也是提高生活效率的基本要求。
眾所周知,一年有四季,而一天也有「四季」,卻鮮為人知。
在四季更迭中,陽氣有著生、長、收、藏的變化過程。
春季生機萌發,夏季充滿活力,秋季收穫成果,冬季萬物歸寧。
如此周而復始,陰陽和合,生生不息。
人的生活節奏應當順應四季節氣的變化規律,才能避免引發相關疾病。
實際上,一天是一年的全息縮影,「一天分四季」是一套合乎自然規律的生活規劃和時間管理原則。
懂得「一日四季」的道理,就可以把握一天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節律。
晨起如春
早晨起床,正如漫漫長冬結束後,陽氣開始生髮的春季,養生要點也應該與春季養生相同。
一是要經常運動,一夜休息像人體經過冬的蟄伏,陽氣開始生髮,機體需要運動來增加活力。
二是與春季養陽對應,人體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陽氣不足,難以抵禦風寒,所以晨起鍛煉應注意保暖,否則就容易感受風寒。
1.寅時(3:00~5:00)
對應肺經:宜宣清降濁。
凌晨3點相當於一天的立春,天地在此際復甦,人體隨之漸醒。
儘管日光未現,但是天地之氣已陽盛陰衰,生氣既出,便可早起。
此時可以做家務、看書、寫作,待天亮再外出鍛煉。
5點對應驚蟄,「蟄」為潛伏之意。
此時,人體筋脈氣血涌動,有人會渾身酸痛,起床活動有助緩解。
2.卯時(5:00~7:00)
對應大腸經:宜清腸排毒。
卯時是大腸經「值班」的時間,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將新鮮氣血輸布全身後,隨即促使大腸進入活躍狀態,以便吸收完食物剩餘養分,排出一天代謝積攢的渣滓。
這個時候如果不起床,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完成排濁功能,容易對健康產生危害。
3.辰時(7:00~9:00)
對應胃經:宜早餐進補。
辰時胃蘇醒過來,它等候了整整一晚,早已準備好全力消化。
早餐一定要營養均衡全面,堅決避免早餐馬虎、中餐對付、晚餐大吃大喝等對健康不負責任的行為。
午間如夏
白天的工作時間,正如陽氣充足的夏天,人的機體處於興奮狀態,應該充滿活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而天過中午,正是陽氣盛極轉衰時,因此午飯過後,人體會感到睏倦,有條件的朋友,應該午休半小時左右,為下午的工作積蓄更多的能量。
1.巳時(9:00~11:00)
對應脾經:宜消化吸收。
巳時又名隅中、日禺,此時脾經當令,運化吸收的能力最佳,若還沒進餐,則氣血乏源,損脾傷胃,易患中氣下陷諸疾。
2.午時(11:00~13:00)
對應心經:宜小憩養心。
正午小睡片刻頗益於保養心神,推動血液循環,還能起到補火生土、有助消化的作用。
午睡不宜超1小時,否則易奪覺,引起夜間失眠。
3.未時(13:00~15:00)
對應小腸經:宜分清泌濁。
小腸主分清泌濁,使水液歸膀胱,糟粕入大腸,精華輸進脾,並對營養進行調整和吸收。
故午餐應在13點前吃完,才能把營養充分吸收。
暮時如秋
太陽落山,氣溫開始下降,正如秋天的肅殺,陽氣由「長」轉為「收」。
我們應該將白天的工作收尾,調整精神,像秋天一樣冷靜思考一下,想想這一天的所作所為是否得宜,以讓自己更進步。
身體也開始進入放鬆狀態,如果此時還要加班入夜的話,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1.申時(15:00~17:00)
對應膀胱經:宜利水清瘀。
這段時間人的記憶力和判斷力皆佳,是工作、學習的第二黃金時段,故古人云「朝授業,夕習復」。
申時體溫較高,陰虛者尤為突出,此時可多運動,喝下午茶,以促進體內津液循環。
2.酉時(17:00~19:00)
對應腎經:宜固本培元。
太陽落山,預示即將進入一天中的秋冬之交,對應收穫糧食並貯藏入庫的季節。
所以傍晚是人體貯藏一日所納精華、調養腎臟、固本培元的佳期。
3.戌時(19:00~21:00)
對應心包經:宜安逸保心。
戌時陰氣正盛,陽氣將盡,是氣血流注心包經的時段。
由於心腦血管病和心理疾病皆屬心包經管轄,所以相關疾病患者可借心包經正旺之時,按摩相關經穴以調養。
此時宜休閑娛樂,漫步聊天,愉悅身心,並創造安然入眠的條件,避免劇烈運動。
夜晚如冬
入夜後,陽氣由「收」轉「藏」,應早些休息,使身心得到調養。
現代人夜生活豐富,經常熬夜,這都是與自然規律相悖的。
晚間是一天中最富餘暇的時段,應當營造出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
晚餐不宜吃得過於豐盛,應盡量減少油膩的食物,粗糧反而有益調理身體陽氣,起到「藏」的效果。
1.亥時(21:00~23:00)
對應三焦經:宜調和百脈。
亥時在古代亦被稱為「人定」之時,亥時入眠,百脈皆得滋養,可大補元氣,提升免疫力。
亥時不睡,陽氣不收,便猶如在冰天雪地身穿單衣,當陽氣耗損,各種邪氣便會趁虛而入,導致疾病。
2.子時(23:00~1:00)
對應膽經:宜沉潛膽氣。
古人把子時之初的23點界定為新一天的開始,對應冬至,陰氣至極而陽始生。
此刻亟需深睡,以養護初生的陽氣。
子時膽經當令,在子時前入眠,有利於膽汁代謝順暢,推陳出新。
此時睡好,才能膽清腦聰。
3.丑時(1:00~3:00)
對應肝經:宜熟睡保肝。
《素問·五臟生成篇》云:「人卧,血歸於肝。」
丑時進入熟睡狀態,可讓肝主藏血、醞釀新血等功能充分發揮。
如未入睡,肝此時段還在耗能支撐人體活動,就難以完成新陳代謝的任務。
12時辰,是完整體現天地陰陽之氣消長的最小周期,也是便於計時養生的基本單位。
需要注意的是,計算生辰和安排作息,皆應以當地時間為準。
中醫養生理念講求道法自然,認為人應親近自然、回歸傳統,使生命活動與天時相應,與自然規律相合。
調好身體的子午時鐘,讓飲食起居如同用藥一樣有學問。
如此,與時俱進,與道同行,「天人合一」就不是遠在天邊的中醫理論,而是自身的健康生活方式。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健康財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