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长寿病”,究竟是真是假?首先,教你从第一步开始

2022年12月12日 9:50 简体 正体   评论»

近几年,逐渐被人们熟知,它作为常见的“富贵病”,很多人认为的吃糖多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多的还有遗传、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环境、医疗条件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目前,也就是2022年我国糖尿病报告患者人数已经多达140.9百万人,要比前年增加537百万人,可占全世界者总人数的26%以上,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也就是全世界每10个人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2人是我国居民。

这也意味着该类人群,都因体内糖的调节、利用出现问题从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在患病之后,会异常升高且波动性较大,常出现多渴、多尿、多食、体重降低等,重则还有可能波及眼睛、血管、神经、肾脏等多个并发症。

可就是这样的,为什么还被称为“病”,这种说法是真是假?

其实,这正是因为很多人在得该病之后,都觉得寿命会减少,或者受到病情的影响,身体不适感越来越多,所以不对甚至长寿报以希望。

实际上,这种美好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如果你身受这种疾病的困扰,且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么就要好好看看了,帮你一步一步实现与慢性病共存,甚至也可以像其他人成为长寿之人。

第一步,保持良好的心态:

无论你身患慢性病,还是有更严重的病情,如癌症,好的心态都是阻止病情继续恶化的主要方式。并且,来自心情较大的波动,与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息息相关,甚至会影响心的健康。

好心情,决定的是全身健康,大家要注意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过不去的坎。

第二步,稳定血糖水平:

这里所说的稳定血糖水平,则是依靠医生的帮助,打造一个身体健康的堡垒,有了这个坚固的底层之后,慢慢地网上添砖加瓦,就需要大家定期监测血糖,这里包括患者自主在家测量血糖水平,如、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在健康范围内,即使血糖稳定。

同时,注意观察糖化血红蛋白,它是用来反应糖尿病患者过去的8~12周平均血糖水平,这个水平也是临床上常用来控制以及监测糖尿病患者正常指标的当中,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糖类通过非酶反应结合的产物。

如果以上这两步都做好了,再从良好的生活方式入手,如适量运动、饮食粗粮搭配,更利于血糖的控制。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 爆炸营养彭鑫蕊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