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多吃红肉、深绿菜…你还需这项营养素

2017年11月29日 10:45 简体 正体   评论»

长期铁质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如:长期使用制酸剂导致胃酸缺乏,进而铁的吸收),或失血过多等,都有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其判断指标除血红素外,还有血清铁(ferritin)及血清运铁蛋白(transferrin)等。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出现疲倦、虚弱、头晕、呼吸急促等症状,但我们不能只依症状来判断是否有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仍需找医师检查,根据生化检查数据的资料才能进一步确诊。

食品影响铁质吸收

人体无法自行制造铁,生理需求的铁量需由饮食摄取,缺铁性贫血者尤其需注意饮食内容中是否有充足的含铁食物,以补充体内铁量的不足,除了必须增加选用富含铁质的食物外,同时要搭配能增加铁吸收的食物,并避免影响铁质吸收的饮食。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避免过度加工的食品,因加工食品内的物容易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且会造成身体额外的负担!

富含铁的食物有这些

性来源的铁较易吸收,主要来源为瘦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鹅腿肉,动物的血如鸭血、猪血等;此外民间常说贫血的人可以吃猪肝补血,其实是有其道理的,因猪肝含铁量丰富,有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益处。若您是爱吃海味的饕客,可摄取贝类如文蛤类、西施舌、九孔、蝾螺等补充铁质,另外小鱼乾、章鱼两者也是海鲜中含铁量丰富的食物。除了单价较高的海鲜外,较平价的蛋料理也能提供丰富的铁量,而蛋黄含铁量比蛋白来得高喔!

在植物性铁来源方面,提醒纯素食者,因人体对植物性的铁来源较动物性的铁来源的吸收率低,所以纯素食者较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蔬菜尽量多选用含铁量较高的深绿色蔬菜,并且每日摄取一份约一个手掌心的坚果类以补充铁质。在各式各样的坚果中,又以红土花生、南瓜子、葵花子、黑芝麻、松子等含铁量较高,牙口不好无法咬坚硬食物者,也可以选择坚果粉冲泡饮用。

帮助铁吸收的营养素

二价铁为人体较易吸收的型式,C可使食物中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因此食用铁含量丰富食物的同时,要一同搭配富含的食物,如此有助於铁的吸收。维生素C不耐热,加热会破坏其生理功能,因此建议使用凉拌的方式处理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喔!

六大类食物中含维生素C较丰富的类别为水果类及蔬菜类;水果以芭乐、释迦、香吉士、奇异果、龙眼、白柚等含量较丰富,蔬菜类则是香椿、甜椒、糯米椒、甘蓝菜、花椰菜、绿豆芽等含量较高,建议缺铁性贫血者可以多选用上述的蔬果并搭配富含铁的豆鱼肉蛋类,以达到均衡的饮食并摄取充足的铁量。

抑制铁吸收的食物

茶和咖啡含有单宁酸,会和饮食中的铁螯合,使铁的吸收量下降,因此缺铁的人,建议减少喝茶、咖啡,若真的想喝茶、咖啡的话,尽量与正餐时间间隔;此外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植酸、草酸、钙质也会影响到人体对铁质的吸收,草酸、植酸因会和食物中的铁结合而降低铁质的吸收,植酸主要存在於全谷类、豆类、核果类及麦麸中,麦麸为全谷类制品成份,如全麦面包、全麦面条等。富含草酸的食物有巧克力、核果、番□、豆腐、茶和可乐。钙和铁在消化道因使用相同的吸收通道,因此会互相拮抗影响吸收,研究显示定期随餐使用钙质补充剂的妇女难达到每日的铁需求量,而钙质补充剂不随餐同食物一起食用时,对铁吸收的影响则可下降。隐藏在食物中的食品添加物也会影响到人体对铁质的吸收,如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作为抗氧化剂及品质改良剂,常见於罐头等加工食品中。

缺铁性贫血除了因长期缺铁造成外,也有可能是疾病引起,因此若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时,建议先找医师进行完整的评估及诊断,治疗期间需配合医生的建议,并搭配均衡含铁充足的饮食,以改善缺铁性贫血。要特别注意不可未经医师的评估建议就自行购买铁剂使用,铁剂的使用需遵照医嘱服用才安全!

参考文献:

1. L. Kathleen Mahan MS RD CDE,Janice L Raymond MS RD CD,Sylvia Escott-Stump MA RD LDN. Krause’s food and the nutrition care process,13/e:725-741.

2. L M Muñoz, B Lönnerdal, C L Keen, and K G Dewey.Coffee consumption as a factor in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mong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infants in Costa Rica.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1997;127:306-313.

3. Cook JD1, Dassenko SA, Whittaker P.Calcium supplementation effect on iron absorp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1 Jan;53(1):106-11.

4.行政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台湾地区食品营养成分资料库。台北市:行政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2015。

5.行政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国民营养状况变迁调查报告。台北市:行政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2000。

来源:世界日报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