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六法则:“三宜三忌”
养生之道,就是要顺应时令。
《黄帝内经》中有言:“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
夏天到了,天气炎热,雷电交加,养生的核心是“养心护阳,防暑去湿”。
牢记“三宜三忌”,让你在夏天里安全度过。
01
宜睡午觉
夏天昼长夜短,白天的能量消耗很大,身体也会变得虚弱,适当的午觉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
上午11点到13点,是心经的重要时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午后安静地休息一下。
但是,要有个度,不要睡太久,一般20分钟就可以了。
午餐过后不要立刻打盹,因为身体里有很多血液流入胃里,如果马上就睡着了,会造成脑部的供血不足,建议在饭后静坐十多分钟。
02
要冷静,不要急躁
中医认为,夏气和心气是相连的,夏天燥热的时候,很容易让人心烦。
不要动怒,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戒除烦躁,防止心火在体内滋生。
多听听轻柔的音乐、练练书法、养花草、垂钓、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和心理都有好处。
03
饮食宜清淡
夏天闷热难耐,宜清热解毒,促进食欲。
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否则会助长湿气,会加重体内的淤塞,对身体的健康不利。
另外,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的食物,比如羊肉,榴莲,还有油炸的食物,这些都是很容易上火的。
尽量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品,多吃些苦味,以清肝火。
04
不要饮用冰冷的饮料
夏季贪凉,吃太多生凉之物,会让体内的寒气侵入体内,让体内的湿气在体内滋生,在秋季就会发作,从而患上疟疾。
所以,虽然夏季炎热,但也不能贪图冰凉,更不能吃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以免伤及脾胃,造成阳气不足。
少饮冷饮,多饮热茶,清热解毒,方能清热利尿,生津止渴。
05
避免大汗淋漓
中医认为,汗是心之水,如果出了太多的汗,就会伤到心神,伤阴。
夏季,要少晒太阳,不能大量的汗流浃背,不能做剧烈的运动,如果温度太高,容易出现大量的汗,容易造成身体疲劳。
早上或晚上,天气比较凉爽,可以进行散步、跑步、打球、太极拳等。
另外,在做完运动后,不要马上冲凉水澡。
06
避免直接被寒气侵袭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的毛孔经常张开,如果长期使用电扇、空调,会让阴寒侵入体内,从而损害人体的阳气。
别因为一时的清凉,就在冷气室赤膊、裸露腰部、裸露腹部,要当心头痛、腹部疼痛、关节疼痛。
不要整日呆在空调房,适当地换气,出一些汗,可以将体内的寒气和湿气排出体外,对冬病夏治也有好处。
另外,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避免一些负面情绪的干扰,也可以避免初夏的烦躁等情绪。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资讯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