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缠上青壮族关键在吃 6大饮食雷区要注意

2022年08月23日 7:42 简体 正体   评论»

民进党立委余天的女儿昨天不幸因直复发过世,注重“养生”的她不烟不酒,也有运动习惯,但营养师提醒,民众若“养生”不到位,还是远远不足以预防,且糖分摄取过度、红肉、加工肉品、腌渍品、高油(外食)、肥胖等,都会提高罹癌风险。

余苑绮是余天5口之家里最注重养生的人,她不烟不酒,也有运动习惯,但2014年8月确诊第三期,一度战胜病魔的她,近期又再度复发,于昨天不幸离世。

依卫福部统计,2021年癌症死亡排名,直肠癌排第三名。癌症关怀基金会执行长、营养师黄翠华指出,、直肠癌是癌症中与饮食最紧密关联的,除了糖分摄取过度、运动缺乏等普遍提高癌症发生机率的因素外,膳食纤维不足、饮水量过少、红肉、加工肉品、腌渍品、高油饮食、肥胖也会大大提高大肠、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黄翠华指出,其实民众对于“养生”的理解存在误区,许多人以为每天运动、注意饮食就是养生,但2017-2020年的国民营养调查显示,19-44岁国人的膳食纤维摄取量不到建议量的50%,儿童与青少年的摄取量仅建议量的30-40%,远远低于能够预防大肠、直肠癌的标准。

此外,黄翠华指出,有些人会蔬果汁来摄取膳食纤维,但其实非现榨的蔬果汁大多已经过滤过,相关营养含量少了很多,还是建议民众要直接食用水果,并依据“蔬果彩虹579”的原则,来检视自己的饮食,运动则应落实每周5天、每天运动半小时,且必须是“中度以上”的运动,只是散步走满特定步数,并不足以预防癌症。

卫福部指出,罹患主因与家族遗传及老化、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烟酒有关,且大肠癌多发生在50岁以后,政府目前补助50-74岁民众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粪便潜血检查,但是有个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肠癌病史的民众,建议直接接受全大肠镜检查,检查年龄也要提早。

若民众不幸罹癌,三总血液主治医生何景良说,一、二期直肠癌痊愈机会可达95%以上,其中一期开刀治疗即可,二期经过化疗与放疗后,也可以开刀处理。

余苑绮昨天不幸病逝。资料照

秋葵属高纤食材,有助代谢油脂防大肠癌。资料照片

至于第三期则因为有淋巴转移,依据开刀后淋巴结转移数目,虽也可以治疗,但复发机率落在20%到80%不等,手术完之后,视情况要做辅助性的强效化疗,有些病人还要搭配标靶药物,且直肠癌病患痊愈后,仍需定期追踪、避免复发。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苹果新闻网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