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病先兆早10年浮现!医示警地雷食物3特征,早餐谷片也要小心

2025年06月08日 8:21 简体 正体   评论»

大家都知道“”对健康不好,但有一种食物更可怕,它藏身在超商架上、外送APP、甚至办公室下午茶中。

根据2025年发表在权威《Neurology》的最新研究,常吃这类食物,罹患的风险明显上升!更糟的是,症状可能在发病前5-10年就悄悄浮现,但很多人还是一口接一口,完全没察觉这“神经杀手”!

吃超加工食品最多的人,出现警讯的几率高出2.5倍

这个现代人最难戒掉的饮食陷阱就是“超加工食品”!台北荣总遗传优生学科主治医师张家铭于脸书分享,这项由哈佛学院所主导,追踪4万多名健康长达20年的研究发现,和吃最少超加工食品的族群相比,吃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出现3种以上“森氏症前驱症状”的几率,比几乎不碰的人高出2.5倍!

研究还发现,某些超加工食品对神经伤害特别严重,例如“甜点”、“含糖饮料”的危险指数特别高,每天一杯汽水、一块蛋糕就要小心啦。

别以为巴金森氏症只有手抖、走路慢才算警讯,其实早在发病前5到10年,你的身体就可能悄悄发出号!像是长期便秘、嗅觉变差、作梦时乱动乱讲话、白天老想睡、情绪低落、莫名疼痛、分不清颜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就可能与巴金森氏症前驱症状有关,甚至可能是大脑神经退化敲响的第一声警钟!

超加工食品是什么?你可能每天都在吃

“超加工食品”听起来像是学术名词,但其实,它可能每天就悄悄出现在你嘴里!张家铭医师提醒,这类食品有3大特征,例如加工得非常彻底、添加物多、几乎看不见食材原貌。常见的例子包括:加工肉品:香肠、火腿、热狗

零食甜点:饼干、糖果、蛋糕、甜甜圈

即食食品:泡面、冷冻便当、微波料理

饮料茶类:奶茶、罐装茶、即溶饮品、三合一咖啡

“伪健康”食品:谷片、调味谷粉等

这些食物虽然方便又好吃,但就像空心糖果,里头几乎没有营养,吃过量自然会让健康加速出轨!减重医师萧捷健也曾于脸书分享观点,超加工食品常用的棕榈油、奶精、高果糖糖浆等成分,可能会引发慢性发炎、扰乱肠道通透性,甚至有机会让反应传导到大脑,进而影响情绪与认知功能,也会使减重变得格外困难。

简单来说,不只大脑会受害,这类饮食还会搞乱肠道菌相,当肠道无法顺利制造血清素、GABA这类神经传导物质时,不只、心情低落,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神经退化状况。

嘴馋想吃没关系,只需要“少一点”

当然,超加工食品早已深入很多人的日常饮食,一时之间要完全不吃有难度,但别担心,只要“少吃一点,改变一点”,还是能够慢慢远离健康风险。张家铭医师建议从微调三餐开始:早餐:加糖麦片改为鸡蛋+地瓜

午餐:加工肉换成原型蛋白+青菜

下午点心:以坚果代替饼干

晚餐:一锅炖菜就足够

说到底,健康秘诀并不难,选择食品时少挑看不懂成分的东西,多选一些看得出来“食物原形”的食物,未来你的大脑真的会感谢你。

来源:早安健康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