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很重要但“6种水”不要喝!肾脏衰竭、溶出重金属、5岁月经来…

2025年01月23日 0:46 简体 正体   评论»

“没事多喝水”是不少民众的健康保养观念。虽然喝水对人体的好处不少,除了可以帮助排毒外,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维生素B群正常运作,可代谢糖分有利瘦身、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不过,若不小心喝水喝错了,恐得不偿失。

6种水喝不得!衰竭、溶出…最严重恐致死

饮用山泉水:小心感染

山泉潺潺流出的印象,常给人清凉、清澈、甘甜、止渴的印象,不过即便山泉矿物质丰富,医师却不建议饮用,原因就在于泉水中很可能含有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虫卵与水蛭。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肠胃科主治医师陈政国曾受访指出,曾有民众登山忍不住使用山泉水解渴,没料到回家后竟腹泻、发高烧,就诊后才发现已经被阿米巴原虫感染了。

除了寄生虫外,陈政国进一步分析,山泉水还可能被动物排泄物污染,里头常见的细菌包括志贺氏菌、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菌等,除了腹泻、高烧外,还可能出现血便、肝脓疡、肾衰竭、败血症等严重情形,因此不可不慎。

曝晒过后的:生殖毒性、重金属污染

不少人习惯在车中摆放矿泉水,方便开车口渴时随时饮用。不过,瓶装水虽使用PET塑胶为低毒性容器,但若经长时间高温照射,仍有化学物质溶出的风险。尤其是夏季,车内温度甚至恐飙破60~70度!

长庚医院临床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曾受访指出,宝特瓶在高温环境恐产生生殖毒性与荷尔蒙干扰素。女童长期饮用恐导致4、5岁就来访;男童则会影响第二性征发育;大人也会影响其生殖能力。

而有颜色的宝特瓶则更加危险,由于宝特瓶染色多用工业用染料,高温恐释出铅、镉等重金属,对肾脏造成伤害,更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神经毒性、骨头病变。

放很多天或放过夜的水:开关过程入侵

水隔了好几天还在喝?营养师品瑄在脸书贴文提醒,若装水的容器不干净,或未将容器密封,放久了微生物会越来越多!就算是放在保温瓶也别掉以轻心,颜宗海曾受访指出,保温瓶在开开关关过程中还是一样有微生物入侵、滋生细菌的风险,要是抵抗力差的人喝到,仍有急性肠胃炎、败血症的疑虑,所以水杯和保温瓶都要定期好好清洁,喝水也是喝“新鲜”的较安全。

用嘴接触到杯口的水放太久:细菌快速繁殖

我们的口腔里有很多细菌,接触到水之后细菌会开始大量繁殖,所以喝过的水真的别放太久!韩国水资源公社的研究发现,嘴巴接触过的瓶装水,水中细菌数可以增加900倍,一天后增加倍数更超过4万倍;炎热的天气下只要4~5小时,细菌就可能增殖超过百万倍,喝下容易导致腹痛、肠胃炎与腹泻等症状。韩国中医师金素兴(김소형,音译)也建议,瓶装水倒入杯中再喝比较卫生。

反复煮沸的水(千滚水):亚量增加

在反复烧开、温度升高等条件下,有可能些微增加水中致癌物质的含量,不过谈及毒物也一定要同时讨论暴露多少会有害健康,卫福部曾解释,依照台湾法规规定含量,一般自来水反复煮沸多次后,仍可确保在饮用安全范围内。也就是说不用过于担心喝千滚水会“致癌”,但如果希望尽量减少接触到亚硝酸盐,则可以避免反复煮沸开水。

运动后突然大量喝水

运动流汗后,大口喝水再舒适不过。然而,此举竟有可能对身体带来危害。高铭鸿医师为文指出,当长时间运动后,在身体已经有点脱水的状况下,若大量喝水而不补充盐分,有可能造成低血钠症,让民众突然昏倒,甚至有致死风险。

家医科医师林青榖则受访提供民众运动前、中、后的喝水方式供民众参考:运动前:2~3小时内摄取500~700ml的水分,使血液流动顺畅,可供应肌肉、细胞充足氧气,还能避免中暑。

运动中:可每15~20分钟就补充一次水,每次120~230ml,须注意不应喝太多,以免对肠胃与心血管系统带来负担。

运动后:应间歇式地多次喝水,保持平缓喝水速度,让水在嘴中停留几秒再缓缓喝下,能有效解渴。

来源:早安健康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