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人都比较懒?医生直言:60岁以后,这3件事别太勤快了

2025年05月14日 9:56 简体 正体   评论»

人到老年,最重要的是养护精气,不要过度消耗。

的人都比较懒”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细琢磨,也并非全无道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适当减少某些频繁的活动,尤其是一些60岁以后常做的事,可能对延年益寿大有裨益。与其说是“懒”,不如说是一种适度的放松。

以古代医书《养生篇》为例,里面曾提到:“凡人年迈,宜惜气,气足乃寿。”意思是人到老年,最重要的是养护精气,不要过度消耗。而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60岁以后,如果总是过于勤快地做某些体力或脑力消耗较大的事,反而可能加速身体老化,增加罹患的风险。

1.少频繁搬重物,关节负担更小

进入花甲之年后,关节和肌肉的恢复能力明显下降。经常搬重物、做重体力活会导致关节过早磨损,加速骨质流失。骨科专家指出,老年人的下降速度比年轻人快很多,如果经常搬抬重物,很容易诱发骨折。就像一部用了多年的机器,零件已经不如新的一样,如果勉强超负荷运转,只会更快损坏。

以轴承作比,关节在年轻时,犹如轴承中润滑油满满当当,负重能力出色。但随着年龄渐长,关节内的润滑物质逐渐匮乏,恰似轴承润滑油变少,灵活性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还让关节承受过高的压力,便会出现类似轴承“磨损发热”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损坏卡死”,致使关节无法正常运转。

2.少频繁清洗,皮肤更健康

许多老人喜欢一天洗好几次澡、频繁清洁皮肤,认为这样更卫生、更健康。事实上,频繁的洗涤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保护层,使皮肤变得干燥、敏感,甚至更容易感染细菌或真菌。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皮肤屏障功能逐渐减弱,如果过于频繁地用热水洗浴或使用强效清洁剂,皮肤上的平衡会被打破,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下降。中医典籍中有“冬不曝阳,夏不伤阴”之说,提醒人们适度保持皮肤的平衡,不要过度清洗或暴晒,正是为了维护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3.少频繁应酬,更稳定

退休后的生活可能变得更加宽裕,许多老人热衷于频繁参加社交活动、聚餐应酬,甚至时常饮酒助兴。然而,这种“忙碌”的社交生活,未必对健康有利。

高脂高盐类食物的过量摄取,以及较为频繁的饮酒行为,都会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医学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若频繁饮酒,或者长期过量食用高盐高脂食物,其血压产生波动的几率以及发生的风险,都会有极为显著的提升。中国古代医家讲求“素位而行,不越其分”,意思是饮食和社交要节制有度,不要过于贪多。现代生活中,这句话依然有指导意义。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既可以保持心血管健康,又能避免因社交疲惫带来的精神压力。

“60岁以后别太勤快”并不是真的让人变懒,而是提醒大家适当减少对身体有负担的活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够真正促进健康的事上。比如,少搬重物后,可以利用更多时间进行轻松的散步或伸展运动;少频繁清洗后,可以注重保湿与温和护理;少应酬后,可以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阅读和安静的兴趣爱好。

总的来说,长寿并不是追求过度的活动量,而是在适当“懒”中找到生活的平衡。用中医的智慧来说,就是“顺应天时,节制有度”,用的话来说,就是科学管理生活方式,让每一天都成为为长寿加分的日子。

来源:360doc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