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伤肝魔王5项都是病从口入!脂肪肝风险激增3成、地雷习惯恐酿肝癌

2025年05月14日 15:40 简体 正体   评论»

编按:是沉默器官,往往出现不适时病况已相当严重。根据统计,台湾盛行率为33.3%,肝炎、肝硬化、风险均不容轻忽。肝癌更是多年盘踞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二名,整体来说,肝病及肝癌仍然是国人生命相当大的威胁。你多久没了呢?医师详解6大魔王,其中有5项都是“病从口入”,想维持肝脏健康,就要避免这些伤肝地雷!

保肝防地雷1:不应酬喝酒

“你要爱面子,还是爱健康?”酒精一直是肝脏的头号敌人。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

肝硬化

肝癌

酒精被明确列为一级致癌物,最理想的选择是滴酒不沾。参加应酬的人常常不好意思拒绝敬酒,结果喝酒到伤肝,毁损自己的健康。“拒绝喝酒,肝脏健康才能顺利长久”。

保肝防地雷2:不迷保健食品

有研究显示,每10万人中,近23.80人因为乱服用药物而导致肝损伤。主要原因是长期服用大量各类保健品,这些服用者占26.81%的肝损伤患者。除了保健食品,尤其是华人还常食用传统中药。

保健品和中药中某些成分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以下是一些例子:水飞蓟(Milk Thistle):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含有活性成分水飞蓟素,具有解毒和修复肝细胞的作用,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五味子(Schisandra):传统中药,用于增强肝功能。虽然有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但过量使用可能对肝脏有负面影响。

朝鲜蓟(Artichoke):被认为有助于调节胆固醇和改善肝功能,但某些人可能对其过敏,或在大剂量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

蒲公英(Dandelion):用作排毒和保护肝脏的草药,虽然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但过量使用可能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提醒我们在使用保健品时要谨慎,避免滥用不明品牌或来源的产品,以免对肝脏造成负面影响。

保肝防地雷3:不喝含糖

肝,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与多种生活方式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含糖饮料中含有大量果糖,当摄入过量时,肝脏无法有效处理,导致三酸甘油脂的合成增加,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根据《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每天饮用含糖饮料的人罹患NAFLD的风险比不饮用或偶尔饮用者高出31%。

另一篇研究结果显示:每周喝<1杯含糖饮料,得脂肪肝几率是14%

每周喝1-6杯含糖饮料,得脂肪肝几率是26%

每周喝>7杯含糖饮料,得脂肪肝几率是53%

脂肪肝是一种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与含糖饮料的风险有密切关系!因此,减少这类饮料的摄入,应被视为预防和控制脂肪肝(NAFLD)的重要关键!

保肝防地雷4:不吃过夜菜

在许多亚洲地区,过夜饭菜是常见的饮食习惯。然而,这一习惯可能潜藏健康风险,特别是当食物储存不当时,容易滋生大量和毒素,对肝脏健康造成威胁。

过夜饭菜,特别是那些未在适当温度下储存的,往往成为细菌和毒素滋生的温床。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迅速繁殖,并会产生耐热的毒素。这些毒素即使加热也难以消除,食用后可能导致急性食物中毒,并对肝脏造成负担。

黄曲毒素是由黄麹菌(Aspergillus flavus)等霉菌产生的毒素,常见于受潮或储存不当的玉米和花生等食品中。它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尤其对肝脏造成损害。

研究显示,黄曲毒素是导致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许多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食品储存条件较差,更容易出现黄曲毒素污染。

另一项研究指出,黄曲毒素通过损害肝细胞DNA引发突变,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此外,其毒性还会加重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增加癌变风险。

过夜饭菜中的细菌和毒素,尤其是黄曲毒素,对肝脏健康构成显著风险。通过适当的食物储存和选择,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风险,保护肝脏健康。

这些研究提醒我们要重视饮食安全,尤其在储存和处理食物时,务必防范细菌和毒素的产生,以维护肝脏健康。

保肝防地雷5:不要吃生食

随着生食风潮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喜欢食用生鱼片、海鲜和各类生肉产品。然而,这些生食习惯可能隐藏健康风险,特别是可能携带寄生虫或细菌,增加肝脏感染的风险。

a.海鲜产品

鱼虾贝类等海产品是许多寄生虫的宿主,包括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和异形吸虫(Opisthorchis viverrini)。这些寄生虫可通过食用未经充分煮熟的海产品传播。根据《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这些寄生虫感染后会在人体的肝脏和胆管中寄生,引发胆管炎、肝硬化,甚至胆管癌等严重肝脏疾病。

b.生肉产品

如果你喜欢吃生肉,特别是牛肉和猪肉,这些生肉可能携带各种致病细菌,如大肠杆菌(E.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这些细菌在人体内可引发严重的食物中毒,并通过血液传播,影响肝脏健康。

研究显示,这些细菌引发的感染可能导致肝脓肿、肝功能衰竭,甚至致命的败血症。特别是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如孕妇、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因食用受细菌污染的生肉而引发肝脏感染。

生食鱼虾贝类和生肉虽然风味独特,但可能隐藏着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风险,对肝脏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通过适当的饮食处理和食材选择,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风险,保护肝脏健康。

保肝防地雷6:不宵夜熬夜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许多人习惯于熬夜工作或娱乐,并在深夜进食宵夜。然而,这样的生活习惯可能对肝脏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a.宵夜伤肝

研究显示:宵夜会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展,特别是高脂、高糖的宵夜食品对肝脏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此外,宵夜还会导致胰岛素阻抗的增加,进一步加剧肝脏的脂肪沉积,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更为严重的疾病。(编辑推荐:胰岛素阻抗降低需要多久?胰岛素阻抗症状与指数正常值多少?改善胰岛素阻抗减肥饮食怎么吃?)

b.熬夜伤肝

熬夜打乱人体的生理时钟,这对肝脏的健康尤为不利。肝脏作为主要代谢器官之一,其功能受生理时钟的调控。根据研究,熬夜会干扰肝脏的生理时钟基因表现,导致代谢失调,增加肝脏损伤的风险。这项研究指出,熬夜会改变肝脏中与糖代谢、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节律性表现,导致能量代谢的紊乱。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熬夜的人群容易出现血糖波动,控制不好、脂肪代谢异常,这些代谢异常会累积对肝脏的损伤,增加罹患肝脏疾病的风险。

宵夜和熬夜对肝脏健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些习惯不仅扰乱了肝脏的生理时钟,还加重了肝脏的代谢负担,最终可能导致一系列肝脏疾病。

这些研究结果提醒我们,要有健康的肝,需从自己行为的“自律”规范开始,而不是仰赖什么仙奇的保肝丸!

来源:早安健康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