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黄痰轻,黑痰重,白痰要了命”,是真的吗?揭开痰的真相

2022年08月12日 10:08 简体 正体   评论»

“我不去医院,我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帮我准备后事吧!”穿着寿衣躺在床上,任凭家人如何劝说都不肯就医,她已经2天滴水未进。

原来,王奶奶前几天跟几位老姐妹聊天,说自己老是咳嗽有痰。老姐妹们说:“老话说,黄痰轻,黑痰重,咳了白痰丧了命。你可以注意身体了。”

没想到一语成箴,几天前王奶奶咳嗽出现了白色泡沫痰,自己的小腿也越来越肿胀。王奶奶感觉自己命不久矣,告诉家人,时日无多,不要惊醒她,也不要去看医生,自己穿着寿衣,就这么躺在床上,什么都不肯吃。

家人看到滴水未尽,很是着急。晚上老太太精神萎靡,双腿浮肿严重,家人认为不能再拖了,赶紧打电话叫120。

最后经过一番检查,确定王奶奶的症状是心脏功能衰竭引起,需要正规治疗方可缓解。

王奶奶差点因听信“老话”耽误病情,那么,坊间传言的“黄痰轻,黑痰重,白痰要了命”,可信吗?

一、中医说的“痰”究竟是什么?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二区主任医师王世东介绍,中医上的痰,是身体水液代谢异常形成。即包括呼吸系统分泌的有形痰液,也包括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时,积存于肺腑的“无形之痰”。

中医认为,“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

肺为贮痰之器,意思是肺部痰症最容易被人察觉和感受,贮痰可分热痰、燥痰、寒痰及湿痰。

脾为生痰之源,则是说脾虚生痰或寒湿困脾,往往是因内外邪气结合所致。

肾为生痰之本,意为阴阳二气寄藏于肾,肾主水液开关,水湿内聚为痰,故治痰因从肾这个源头入手。

二、“黄痰轻,黑痰重,白痰要了命”,可信吗?

王奶奶因咳出白痰,成日提心吊胆。痰色辨证确实有一定道理,所谓“黄痰”,多因引起,如咳嗽;“黑痰”,则一般因痰液混入血液,多与肺部创伤有关;“白痰”则常见于心脏衰竭患者。

由此可见,痰液也是健康的晴雨表,有时候的确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医生也会参考痰液辨疾病。不同状态的痰,或预示不同疾病。

透明黏痰:当气管、支气管内腺体肥大,可引起分泌物增加,及粘液分泌细胞增多,就会咳嗽出透明痰液。此表现多因感染、慢性气管炎症有关。

拉丝黏痰:痰液呈白色透明,不易咳出,可拉成长丝。此表现多见于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患者。

脓性黏痰:当大量炎性细胞吞噬病菌后,就会死亡形成脓液,患者可咳出脓性黏腻痰液。此症多见于化脓性支气管炎、等。

大量水样痰:痰液可分层,表面为泡沫层,底层为水样层。每日约咳出100毫升的水样痰液,就要警惕是肺炎性的可能。

黄色脓性痰:黄脓痰多因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多提示炎症更重,需警惕是否肺炎、肺

黄绿色脓痰:黄绿色痰液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定表现,属于病菌感染支气管引起,需尽早治疗。

痰中带血:当气道充血水肿,脆弱的毛细血管无法支撑压力,破裂出血,患者痰液中就会混入血液。若长期有吸烟习惯,应警惕肺癌。伴有胸痛、呼吸困难,警惕肺栓塞可能。

痰液状态可以帮助判断疾病,但并不是说“白痰”就一定会要了命,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大家万万不可根据这些“老话”自行判断病情,耽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具体情况,还是需要通过专科医生进行评估、诊断,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三、嗓子总是有痰?4个方法教你切断生痰之源

总感觉有痰在嗓子里,卡着难受怎么办?日常调理,不妨参考这几点:1.饮食健康,避免肥甘

饮食以清淡为主,油腻、高糖食物容易刺激痰液产生。

2.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外邪入侵可阻碍人体气化功能,使得津液积聚体内,产生痰液。

3.调解情绪,心态健康

情绪也会影津液顺化,积累成痰,日常应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4.避免劳累,适量运动

过度劳累、脾脏肾脏亏虚会阻碍人体正常运作,水谷运化发生异常,产生痰浊。适度锻炼,会增强正气,提高身体抵抗力。

四、不小心把痰咽下去了,对身体有害吗?

很多时候,痰吐着吐着,就不小心被我们吞下去。吞回去的痰液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害呢?

痰液中,主要是白细胞与病原微生物“战斗”后留下的尸体,基本是没有存活的病原菌,即使有,也会在胃酸强腐蚀下,被杀死,对人体危害不大。

但若是感染的病原菌异常强大,能耐受胃液腐蚀,那么痰液就可能会顺着呼吸道散播到消化道,引起胃肠严重感染。

因此,还是鼓励大家,痰液要尽量咳出来,而且不要随地乱吐,避免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群,应把痰液包裹起来,扔进垃圾桶。

咳痰是一个很常见的行为,很多人咳出痰液,都只是把其当作病毒、细菌感冒,或是上火导致,没有重视。发现痰液异常,且症状持续一段时间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奇妙的本草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