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要多吃肉?医生建议:55岁之后,3种肉可以多吃
作者: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他们常常对肉类有着“谈肉色变”的态度,认为吃肉就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饮食上会追求纯素食状态,甚至一点肉都不敢吃。然而,这种所谓的健康纯素饮食模式真的有益于身体健康吗?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正确。
先来了解一下肉类食物的营养
价值肉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它们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是肉类食物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肉类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也比较高,但是这些脂肪酸对于人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肉类食物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锌、钙等,这些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比如,鸡肉、鸭肉等禽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同时,这些肉类食物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维生素B、锌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而猪肉、牛肉等红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铁、锌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人体肌肉和骨骼,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贫血等疾病。
在选择肉类食物时,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新鲜、优质的肉类食物,同时也要注意摄入量和烹饪方式。
一般来说,每天摄入适量的肉类食物可以满足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但是过量摄入也可能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在烹饪肉类食物时,应该注意不要过度加工和烹饪,以免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有害物质的产生。
年龄越大,越要多吃肉?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虽然肉类是蛋白质和营养素的良好来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每天吃大量的肉。事实上,过量的肉类摄入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率和营养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老年人通常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质量和骨密度,但是他们也应该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此外,老年人通常会有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需要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吃肉并不是越多越好。他们应该选择瘦肉、鱼类、禽类等高质量蛋白质的来源,并避免过多摄入脂肪和胆固醇。
老人如果长期不吃肉,身体会咋样?
1.营养不良:肉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长期不吃肉会导致老人缺乏蛋白质,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和修复。同时,肉类也含有许多重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铁、锌等,长期不吃肉会导致这些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2.骨质疏松:肉类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长期不吃肉会导致老人缺钙和维生素D,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
3.心血管疾病:肉类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长期不吃肉可能会导致老人缺乏饱和脂肪酸,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长期不吃肉还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下降,进而增加患动脉硬化的风险。
4.抑郁和焦虑:研究显示,长期不吃肉还可能导致老人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这可能是因为肉类中含有一些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长期不吃肉会导致这些物质的缺乏,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导致情绪问题。
医生建议:55岁之后,这3种肉尤其要多吃
1.鱼肉
鱼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心脑血管健康、大脑功能和视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适量食用鱼肉还可以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因此,55岁以后的人群应该适当多吃鱼肉,有益于身体健康。
2.鸡肉
鸡肉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铁、锌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适量食用鸡肉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55岁以后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鸡肉,对身体有益。
3.瘦牛肉
瘦牛肉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身体的造血功能、免疫系统和肌肉生长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适量食用瘦牛肉还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因此,55岁以后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瘦牛肉,对身体有益。
来源:李小柒知识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