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醫生建議:55歲之後,3種肉可以多吃
作者:
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他們常常對肉類有著「談肉色變」的態度,認為吃肉就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因此,他們中的許多人在飲食上會追求純素食狀態,甚至一點肉都不敢吃。然而,這種所謂的健康純素飲食模式真的有益於身體健康嗎?事實上,這種想法並不完全正確。
先來了解一下肉類食物的營養
價值肉類食物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它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其中,蛋白質是肉類食物的主要特點,同時也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肉類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也比較高,但是這些脂肪酸對於人體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肉類食物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鐵、鋅、鈣等,這些營養物質對於人體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種類的肉類食物的營養價值也有所不同。比如,雞肉、鴨肉等禽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同時,這些肉類食物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維生素B、鋅等,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而豬肉、牛肉等紅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鐵、鋅等礦物質,這些營養物質有助於增強人體肌肉和骨骼,同時也有助於預防貧血等疾病。
在選擇肉類食物時,我們應該注意選擇新鮮、優質的肉類食物,同時也要注意攝入量和烹飪方式。
一般來說,每天攝入適量的肉類食物可以滿足人體對於營養物質的需求,但是過量攝入也可能會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風險。
此外,在烹飪肉類食物時,應該注意不要過度加工和烹飪,以免造成營養物質的流失和有害物質的產生。
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雖然肉類是蛋白質和營養素的良好來源,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每天吃大量的肉。事實上,過量的肉類攝入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率和營養需求也會發生變化。老年人通常需要更多的蛋白質來維持肌肉質量和骨密度,但是他們也應該注意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此外,老年人通常會有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這些疾病也需要限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因此,對於老年人來說,吃肉並不是越多越好。他們應該選擇瘦肉、魚類、禽類等高質量蛋白質的來源,並避免過多攝入脂肪和膽固醇。
老人如果長期不吃肉,身體會咋樣?
1.營養不良:肉類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長期不吃肉會導致老人缺乏蛋白質,進而影響身體的正常運轉和修復。同時,肉類也含有許多重要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12、鐵、鋅等,長期不吃肉會導致這些營養素的缺乏,進而導致貧血、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2.骨質疏鬆:肉類中含有豐富的鈣和維生素D,長期不吃肉會導致老人缺鈣和維生素D,進而導致骨質疏鬆,增加骨折的風險。
3.心血管疾病:肉類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長期不吃肉可能會導致老人缺乏飽和脂肪酸,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長期不吃肉還可能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下降,進而增加患動脈硬化的風險。
4.抑鬱和焦慮:研究顯示,長期不吃肉還可能導致老人出現抑鬱和焦慮等情緒問題。這可能是因為肉類中含有一些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維生素,長期不吃肉會導致這些物質的缺乏,進而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和代謝,導致情緒問題。
醫生建議:55歲之後,這3種肉尤其要多吃
1.魚肉
魚肉富含高質量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Omega-3脂肪酸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心腦血管健康、大腦功能和視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適量食用魚肉還可以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因此,55歲以後的人群應該適當多吃魚肉,有益於身體健康。
2.雞肉
雞肉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之一,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鐵、鋅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適量食用雞肉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因此,55歲以後的人群可以適量食用雞肉,對身體有益。
3.瘦牛肉
瘦牛肉富含高質量的蛋白質、鐵、鋅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身體的造血功能、免疫系統和肌肉生長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適量食用瘦牛肉還可以提高身體的代謝水平,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體重。因此,55歲以後的人群可以適量食用瘦牛肉,對身體有益。
來源:李小柒知識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