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人都比較懶?醫生直言:60歲以後,這3件事別太勤快了

2025年05月14日 9:56 簡體 正體   評論»

人到老年,最重要的是養護精氣,不要過度消耗。

的人都比較懶」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細琢磨,也並非全無道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適當減少某些頻繁的活動,尤其是一些60歲以後常做的事,可能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與其說是「懶」,不如說是一種適度的放鬆。

以古代醫書《養生篇》為例,裡面曾提到:「凡人年邁,宜惜氣,氣足乃壽。」意思是人到老年,最重要的是養護精氣,不要過度消耗。而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60歲以後,如果總是過於勤快地做某些體力或腦力消耗較大的事,反而可能加速身體老化,增加罹患的風險。

1.少頻繁搬重物,關節負擔更小

進入花甲之年後,關節和肌肉的恢復能力明顯下降。經常搬重物、做重體力活會導致關節過早磨損,加速骨質流失。骨科專家指出,老年人的下降速度比年輕人快很多,如果經常搬抬重物,很容易誘發骨折。就像一部用了多年的機器,零件已經不如新的一樣,如果勉強超負荷運轉,只會更快損壞。

以軸承作比,關節在年輕時,猶如軸承中潤滑油滿滿當當,負重能力出色。但隨著年齡漸長,關節內的潤滑物質逐漸匱乏,恰似軸承潤滑油變少,靈活性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要是還讓關節承受過高的壓力,便會出現類似軸承「磨損發熱」的問題,嚴重時甚至會「損壞卡死」,致使關節無法正常運轉。

2.少頻繁清洗,皮膚更健康

許多老人喜歡一天洗好幾次澡、頻繁清潔皮膚,認為這樣更衛生、更健康。事實上,頻繁的洗滌會破壞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保護層,使皮膚變得乾燥、敏感,甚至更容易感染細菌或真菌。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皮膚屏障功能逐漸減弱,如果過於頻繁地用熱水洗浴或使用強效清潔劑,皮膚上的平衡會被打破,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下降。中醫典籍中有「冬不曝陽,夏不傷陰」之說,提醒人們適度保持皮膚的平衡,不要過度清洗或暴晒,正是為了維護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3.少頻繁應酬,更穩定

退休後的生活可能變得更加寬裕,許多老人熱衷於頻繁參加社交活動、聚餐應酬,甚至時常飲酒助興。然而,這種「忙碌」的社交生活,未必對健康有利。

高脂高鹽類食物的過量攝取,以及較為頻繁的飲酒行為,都會給心血管系統帶來沉重負擔。醫學研究表明,對於老年人群體而言,若頻繁飲酒,或者長期過量食用高鹽高脂食物,其血壓產生波動的幾率以及發生的風險,都會有極為顯著的提升。中國古代醫家講求「素位而行,不越其分」,意思是飲食和社交要節制有度,不要過於貪多。現代生活中,這句話依然有指導意義。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既可以保持心血管健康,又能避免因社交疲憊帶來的精神壓力。

「60歲以後別太勤快」並不是真的讓人變懶,而是提醒大家適當減少對身體有負擔的活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夠真正促進健康的事上。比如,少搬重物後,可以利用更多時間進行輕鬆的散步或伸展運動;少頻繁清洗後,可以注重保濕與溫和護理;少應酬後,可以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閱讀和安靜的興趣愛好。

總的來說,長壽並不是追求過度的活動量,而是在適當「懶」中找到生活的平衡。用中醫的智慧來說,就是「順應天時,節制有度」,用的話來說,就是科學管理生活方式,讓每一天都成為為長壽加分的日子。

來源:360doc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