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味的原因被揪出,提醒:55岁后少碰,老了或没味
老人味是什么
老人味,其实是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代谢减慢、排毒变差、皮脂腺萎缩、自由基堆积等多方面问题叠加出来的一种复合性体味。
2001年日本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重要物质——2-壬烯醛(2-Nonenal)。
这是一种氧化脂类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皮肤油脂的氧化分解。人一旦过了50岁,体内抗氧化能力下降,这种物质开始大量积聚,于是就有了老人味。
根源在哪儿?
总结一句话:肝肾代谢慢了,皮脂氧化多了,垃圾清不出去。
1.肝肾代谢减慢
很多中老年人很讲卫生,天天洗澡、换衣,但老人味还是不减。这是因为身体内部堆积的老化产物排不出去。
从中医角度来说,55岁之后,人体正气渐衰,尤其是肝肾精气不足、脾运失常、气滞血瘀这些问题,会导致以下几种变化:肝疏泄不畅:代谢物排不出,气血运行变慢,垃圾堆积。
肾排泄减弱:尿液、汗液的排毒功能下降,有毒物质通过皮肤跑出来。
脾胃运化不良:饮食不当、湿气入体,加重体内垃圾堆积。
所以说,老人味其实是五脏运转缓慢、毒素淤积、油脂氧化的产物,洗是洗不掉的。
2.重口味饮食也有关系
很多朋友爱吃口味重的,酱香干锅、麻辣火锅、咸菜、卤肉……这些高盐、高脂的食物,不仅让身体发炎,还会让皮脂腺分泌异常、油脂更容易氧化、自由基堆积增加,更加重老人味。
尤其这几样,建议越早控制越好:油炸物:会让体内氧化负担增加,尤其影响肝脏解毒。
腌制品:含亚硝酸盐和大量盐分,不仅损伤肾,还会干扰正常代谢。
加工肉制品(如香肠、火腿):脂肪含量高,长期吃堆积自由基。
2个细节加重老人味
出汗少、活动少
年纪越大越怕动,一天下来坐着躺着,几乎没怎么出汗。汗液本身是排毒通道,长期不出汗,毒素积压,只能通过皮肤代谢,就有味了。
穿透气差的衣物
化纤衣物不透气,汗液和油脂容易焖在里面,一天不换衣,混合体味更难闻。
内外入手调体味
讲了这么多,最关键的是怎么做。以下是我根据多年调理经验总结的实用方法:内调:三招调出清香体质
1)饭后一杯山楂荷叶水
助消化、降油脂、清内热。
山楂消积化滞,荷叶祛湿清腻,有助减少体内的油脂。
2)每天一碗三豆汤(绿豆+赤小豆+黑豆)
清热、利水、抗氧化。黑豆补肾,赤小豆利湿,绿豆解毒,一起煮汤喝,能帮身体把味道源头清出去。
3)常吃富含抗氧化食物
比如紫薯、胡萝卜、木耳、西兰花、番茄,这些能中和自由基,减少油脂氧化,延缓老化。
外排
1)每周泡脚+出汗
艾叶、老姜、桂枝泡脚,促进气血流通,加快代谢。
再配合慢走、太极等低强度出汗,帮助体内垃圾走出去。
2)清洁重点部位
腋下、脖子、后背、耳后,这些是皮脂分泌旺盛区。用温和沐浴露+搓澡巾清洁,帮助清除氧化皮脂。
来源:平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