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味的原因被揪出,提醒:55歲後少碰,老了或沒味

2025年07月08日 15:57 簡體 正體   評論»

是什麼

老人味,其實是人體隨著年齡增長,代謝減慢、排毒變差、皮脂腺萎縮、自由基堆積等多方面問題疊加出來的一種複合性體味

2001年日本一項研究揭示了一個重要物質——2-壬烯醛(2-Nonenal)。

這是一種氧化脂類代謝產物,主要來源於皮膚油脂的氧化分解。人一旦過了50歲,體內能力下降,這種物質開始大量積聚,於是就有了老人味。

根源在哪兒?

總結一句話:肝腎代謝慢了,皮脂氧化多了,垃圾清不出去。

1.肝腎代謝減慢

很多中老年人很講衛生,天天洗澡、換衣,但老人味還是不減。這是因為身體內部堆積的老化產物排不出去

從中醫角度來說,55歲之後,人體正氣漸衰,尤其是肝腎精氣不足、脾運失常、氣滯血瘀這些問題,會導致以下幾種變化:肝疏泄不暢:代謝物排不出,氣血運行變慢,垃圾堆積。

腎排泄減弱:尿液、汗液的排毒功能下降,通過皮膚跑出來。

脾胃運化不良:飲食不當、濕氣入體,加重體內垃圾堆積。

所以說,老人味其實是五臟運轉緩慢、毒素淤積、油脂氧化的產物,洗是洗不掉的。

2.重口味飲食也有關係

很多朋友愛吃口味重的,醬香乾鍋、麻辣火鍋、鹹菜、滷肉……這些高鹽、高脂的食物,不僅讓身體發炎,還會讓皮脂腺分泌異常、油脂更容易氧化、自由基堆積增加,更加重老人味。

尤其這幾樣,建議越早控制越好:油炸物:會讓體內氧化負擔增加,尤其影響肝臟解毒。

腌製品:含亞和大量鹽分,不僅損傷腎,還會干擾正常代謝。

加工(如香腸、火腿):脂肪含量高,長期吃堆積自由基。

2個細節加重老人味

出汗少、活動少

年紀越大越怕動,一天下來坐著躺著,幾乎沒怎麼出汗。汗液本身是排毒通道,長期不出汗,毒素積壓,只能通過皮膚代謝,就有味了

穿透氣差的衣物

化纖衣物不透氣,汗液和油脂容易燜在裡面,一天不換衣,混合體味更難聞。

內外入手調體味

講了這麼多,最關鍵的是怎麼做。以下是我根據多年調理經驗總結的實用方法:內調:三招調出清香體質

1)飯後一杯山楂荷葉水

助消化、降油脂、清內熱。

山楂消積化滯,荷葉祛濕清膩,有助減少體內的油脂。

2)每天一碗三豆湯(綠豆+赤小豆+黑豆)

清熱、利水、抗氧化。黑豆補腎,赤小豆利濕,綠豆解毒,一起煮湯喝,能幫身體把味道源頭清出去。

3)常吃富含抗氧化食物

比如紫薯、、木耳、、番茄,這些能中和自由基,減少油脂氧化,延緩老化。

外排

1)每周泡腳+出汗

艾葉、老薑、桂枝泡腳,促進氣血流通,加快代謝。

再配合慢走、太極等低強度出汗,幫助體內垃圾走出去。

2)清潔重點部位

腋下、脖子、後背、耳後,這些是皮脂分泌旺盛區。用溫和沐浴露+搓澡巾清潔,幫助清除氧化皮脂。

來源:平淡的生活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