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越少死得越快 3运动搭养肌食物可逆转

2025年01月01日 9:57 简体 正体   评论»

在台湾,每10位年长者中就有1人罹患。医生指出,随著肌肉量流失,年长者的死亡风险也会升高。建议透过阻力运动,如使用弹力带、举水瓶或哑铃,以及在内步行,并搭配充足的摄取,就能有效逆转肌少症。

高龄医学科主治医生彭莉甯在《名医观点》中表示,肌肉大量流失会导致体力下降,行动力变差,走路不稳,容易发生跌倒。一些患有肌少症的长辈,往往因为不想让别人看到老态而减少外出,结果肌肉进一步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彭莉甯接着提到,大腿股四头肌力量不足,无法稳定关节时,退化性膝更容易发生。此外,肌肉量不足还会导致下降和伤口愈合能力变差。过去有研究发现,当肌肉量流失得越多,年长者的死亡风险也会越高。

幸好,彭莉甯强调,肌少症是可以逆转的。透过适当的运动和营养摄取,就有助于摆脱肌少症的问题。在运动方面,她建议年长者应多做阻力型运动,例如使用弹力带、举水瓶或哑铃,或是在游泳池内步行,都是刺激肌肉生长的好方法。

除了阻力型运动外,彭莉甯说,有氧运动也很重要,多走路、多出去活动,也可以刺激年长者的心肺功能。只要认真执行运动3~6个月的时间,就会明显发现体力变好、肌肉变壮。

至于营养方面,彭莉甯指出,蛋白质是组成肌肉最主要成分,但多数年长者的摄取量都不足,导致肌肉量逐渐减少。因此,建议年长者可多摄入豆类、豆浆、鸡蛋、牛奶、起司、肉类等,都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另外,也别忽略D的补充,彭莉甯表示,曾有研究发现,有补充维生素D的长者,比较不会跌倒、体力比较好、肌肉比较壮,因此建议可多吃像是鲑鱼、鲭鱼等鱼类,或是牛奶、蛋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

黄楀轩曾提供4招自我检测肌少症,包括观察虎口,大拇指与食指夹紧交界处,是否凹陷或没有凸起;观察锁骨,是否较以往有明显凹陷;太阳穴,是否有明显凹陷;小腿围,双手食指与拇指圈成圆,能否轻易围住小腿最粗的地方。只要上述4项有1项符合,就要提高警觉。

来源:中时新闻网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