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火锅,差点把我送走
我叫阿南,专业临床医学。
万万没想到,一顿普通的火锅,差一点把我这个医学生送走了。
吃火锅差点送命
“中招”的不止我一个
那天很冷,打工很累,坐在工位上,脑子里都是“好想吃火锅啊!”
毕竟有哪一个中国人能抵抗住冬天吃火锅的诱惑?!
下了班,我们就直冲一家炭火锅店,坐在最里面,旁边的窗户微微开着。二十来平的屋子里摆着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正烧着的铜锅。
热腾腾的火锅端上来,满屋子的羊肉香,原本就饿得肚子咕咕叫的我食欲大开,开始埋头干饭,并因坐在上菜口,还主动负担起给大家放菜的重担。
正高兴时,事情出现蹊跷,我开始头晕。
但我很快把它抛诸脑后,因为凭借我广泛的医学知识,我知道,人在摄入大量高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后,身体会出现暂时性的困倦、乏力甚至头晕的现象,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晕碳”。
为了清醒一下,我还特意站起来活动活动,往锅里再加点菜。
但是,越吃越不对劲……头晕不仅没有消失,还开始头痛、恶心,有好一阵两眼一抹黑,甚至连意识都有点模糊。
本能让我跑出了餐厅,呼吸了几分钟新鲜空气后,感觉又好多了。
“难道是感冒了?”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又接着进去吃。(十分怀疑是不是以前被我解剖过的荷兰猪没吃饱,上了我的身,身体都不舒服了,还惦记着干饭)
但坐下没多久,犯晕、犯困又开始了。
就这样出出进进折腾到第三趟时,我朋友也开始头晕了!
此时,我正好站起来夹菜,脸正冲着铜锅口,看着里面星星点点燃烧的炭火,我的脸颊被烘得烫烫的,我突然想到——
难道是一氧化碳中毒了?
但……应该没那么容易发生吧?这也不是完全封闭的环境呀!
我走出餐厅,半信半疑地上网一搜才发现:还真有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并且不止我一个!
图片来源:小🍠截图
我这才意识到,刚刚我和死神擦肩而过!
查阅文献后,我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其实很容易发生,不是像我们想象般遥远,而且吃炭火锅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在逐年上升。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和饮食服务单位。[1]
2024年,一项针对北京市2018年~2022年所发生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研究表明:北京市共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841起,中毒2729例,死亡31例。餐馆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占比从2018年的9.88%整体逐年上升到2022年的20.57%。[2]
北京市2018~2022年非职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起数、发病数及死亡数情况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说到这,有人肯定要问:你们不是开窗通风了吗,咋还会中毒?
不是完全封闭的环境
也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平常大家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但又怕冷),会留一丝丝门缝、窗缝,以为这样就够了,但其实完全不够用,是“无效通风”。
一个原因是窗的位置太低,开了白开。
一氧化碳分子量为28,氧气分子量为32,所以,一氧化碳大概率是飘浮在氧气之上的,如果门窗缝隙处于低处,一氧化碳照样不容易排出去。
更何况冬天吃火锅时,许多人怕冷,随手就把门带上了,连仅存的一点门缝都没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另一个是,有些餐厅看着有通风换气设施,比如排风扇、烟筒等,但因为年久失修或者功率不够,也是形同虚设。[3]
2021年,广州某餐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经现场勘查,房内虽然有2个排风口,但因故障并没有进行正常换气;还有一个新风口,虽然可输送部分新风进入房间,但通风力度远远不够。[4]
在现场模拟实验中,木炭燃烧10分钟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就高达38.4 mg/m³,是中国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一氧化碳最高限值的3.84倍,也超过中国车间空气中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 mg/m³)。[4]
广州某餐饮店中毒事件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开放的环境里,只要离产生一氧化碳的源头足够近、待得时间足够久,也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5]
在炉火旁这个局部的小环境里,氧气的浓度没有大大高于一氧化碳的浓度,所以有可能会累积中毒。
美国 CDC曾报道过一个案例:1997年,一名37岁女性在开拖拉机5个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昏等症状,最后晕倒在地,随后她被送医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她和医生提到,她坐在拖拉机排气管附近的一侧。[6]
1997年,肯塔基州报告了这起拖拉机尾气导致户外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的结合速度是非常快的,是氧气跟血红蛋白结合速度的200~300倍。[7]
这就像抢座位,当氧气还在慢悠悠晃荡时,一氧化碳已经“咻~”地一下冲过去,“坐在”了血红蛋白上。
随着越来越多血红蛋白被一氧化碳“占领”,就不剩多少血红蛋白去输送氧气了,大脑就会因此缺氧而逐渐宕机……
我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
窗户虽然开了,但只开了一条缝。大门虽然没关,但却装了门帘。再加上,我人比较高,站起来放菜时,脸正好对着铜锅口,直接靠近一氧化碳的源头……(竟然完美踩中所有坑。
除了以上场景,身边还有很多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见潜在风险——
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也有可能因通风不足,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在密闭的车环境中,待太长时间,也会因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例如:人在车内开空调睡觉、人在车内却不熄火停在地下车库等。
防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办法就是:开窗通风。
但假如不幸“中招”,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有这3招可以帮助你急救。
即将到来的新春,正是全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吃火锅的好时候,爱吃炭火锅的各位,一定记得开窗通风呀!
来源: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