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火鍋,差點把我送走
我叫阿南,專業臨床醫學。
萬萬沒想到,一頓普通的火鍋,差一點把我這個醫學生送走了。
吃火鍋差點送命
「中招」的不止我一個
那天很冷,打工很累,坐在工位上,腦子裡都是「好想吃火鍋啊!」
畢竟有哪一個中國人能抵抗住冬天吃火鍋的誘惑?!
下了班,我們就直衝一家炭火鍋店,坐在最裡面,旁邊的窗戶微微開著。二十來平的屋子裡擺著四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放著一個正燒著的銅鍋。
熱騰騰的火鍋端上來,滿屋子的羊肉香,原本就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我食慾大開,開始埋頭乾飯,並因坐在上菜口,還主動負擔起給大家放菜的重擔。
正高興時,事情出現蹊蹺,我開始頭暈。
但我很快把它拋諸腦後,因為憑藉我廣泛的醫學知識,我知道,人在攝入大量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後,身體會出現暫時性的睏倦、乏力甚至頭暈的現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暈碳」。
為了清醒一下,我還特意站起來活動活動,往鍋里再加點菜。
但是,越吃越不對勁……頭暈不僅沒有消失,還開始頭痛、噁心,有好一陣兩眼一抹黑,甚至連意識都有點模糊。
本能讓我跑出了餐廳,呼吸了幾分鐘新鮮空氣後,感覺又好多了。
「難道是感冒了?」一邊這樣想著,一邊又接著進去吃。(十分懷疑是不是以前被我解剖過的荷蘭豬沒吃飽,上了我的身,身體都不舒服了,還惦記著乾飯)
但坐下沒多久,犯暈、犯困又開始了。
就這樣出出進進折騰到第三趟時,我朋友也開始頭暈了!
此時,我正好站起來夾菜,臉正沖著銅鍋口,看著裡面星星點點燃燒的炭火,我的臉頰被烘得燙燙的,我突然想到——
難道是一氧化碳中毒了?
但……應該沒那麼容易發生吧?這也不是完全封閉的環境呀!
我走出餐廳,半信半疑地上網一搜才發現:還真有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並且不止我一個!
圖片來源:小🍠截圖
我這才意識到,剛剛我和死神擦肩而過!
查閱文獻後,我發現:一氧化碳中毒其實很容易發生,不是像我們想像般遙遠,而且吃炭火鍋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在逐年上升。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數據:2023年,中國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發生場所主要為家庭和飲食服務單位。[1]
2024年,一項針對北京市2018年~2022年所發生的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研究表明:北京市共報告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841起,中毒2729例,死亡31例。餐館一氧化碳中毒病例佔比從2018年的9.88%整體逐年上升到2022年的20.57%。[2]
北京市2018~2022年非職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發生起數、發病數及死亡數情況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說到這,有人肯定要問:你們不是開窗通風了嗎,咋還會中毒?
不是完全封閉的環境
也會發生一氧化碳中毒
平常大家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但又怕冷),會留一絲絲門縫、窗縫,以為這樣就夠了,但其實完全不夠用,是「無效通風」。
一個原因是窗的位置太低,開了白開。
一氧化碳分子量為28,氧氣分子量為32,所以,一氧化碳大概率是飄浮在氧氣之上的,如果門窗縫隙處於低處,一氧化碳照樣不容易排出去。
更何況冬天吃火鍋時,許多人怕冷,隨手就把門帶上了,連僅存的一點門縫都沒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另一個是,有些餐廳看著有通風換氣設施,比如排風扇、煙筒等,但因為年久失修或者功率不夠,也是形同虛設。[3]
2021年,廣州某餐廳發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經現場勘查,房內雖然有2個排風口,但因故障並沒有進行正常換氣;還有一個新風口,雖然可輸送部分新風進入房間,但通風力度遠遠不夠。[4]
在現場模擬實驗中,木炭燃燒10分鐘後,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就高達38.4 mg/m³,是中國公共場所室內空氣中一氧化碳最高限值的3.84倍,也超過中國車間空氣中一氧化碳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30 mg/m³)。[4]
廣州某餐飲店中毒事件圖片來源:參考文獻[4]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開放的環境里,只要離產生一氧化碳的源頭足夠近、待得時間足夠久,也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5]
在爐火旁這個局部的小環境里,氧氣的濃度沒有大大高於一氧化碳的濃度,所以有可能會累積中毒。
美國 CDC曾報道過一個案例:1997年,一名37歲女性在開拖拉機5個小時後,出現頭痛、頭昏等癥狀,最後暈倒在地,隨後她被送醫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她和醫生提到,她坐在拖拉機排氣管附近的一側。[6]
1997年,肯塔基州報告了這起拖拉機尾氣導致戶外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6]
一氧化碳跟血紅蛋白的結合速度是非常快的,是氧氣跟血紅蛋白結合速度的200~300倍。[7]
這就像搶座位,當氧氣還在慢悠悠晃蕩時,一氧化碳已經「咻~」地一下衝過去,「坐在」了血紅蛋白上。
隨著越來越多血紅蛋白被一氧化碳「佔領」,就不剩多少血紅蛋白去輸送氧氣了,大腦就會因此缺氧而逐漸宕機……
我現在回想起當時的場景——
窗戶雖然開了,但只開了一條縫。大門雖然沒關,但卻裝了門帘。再加上,我人比較高,站起來放菜時,臉正好對著銅鍋口,直接靠近一氧化碳的源頭……(竟然完美踩中所有坑。
除了以上場景,身邊還有很多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見潛在風險——
將燃氣熱水器安裝在浴室內,也有可能因通風不足,導致一氧化碳中毒。
在密閉的車環境中,待太長時間,也會因車內一氧化碳濃度升高而引起中毒,例如:人在車內開空調睡覺、人在車內卻不熄火停在地下車庫等。
防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辦法就是:開窗通風。
但假如不幸「中招」,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有這3招可以幫助你急救。
即將到來的新春,正是全家人團聚,一起熱熱鬧鬧吃火鍋的好時候,愛吃炭火鍋的各位,一定記得開窗通風呀!
來源:丁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