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自帶「化瘀」開關!國醫大師教你按一按,疏通全身血脈
作者: 石學敏
本文作者:石學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醫針灸學專家、國醫大師
中國人常見的體質一般分為9種,其中有一種叫作「血瘀體質」。顧名思義,這種體質的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血瘀。
我們知道,血是在身體內流動的,如果血行遲緩不暢,瘀阻在哪裡,哪裡就要出事。
比如:
瘀阻在肺,就會胸痛、咯血;
瘀阻在心,就會胸悶、心痛、口唇青紫;
瘀阻在肝,就會脅痛;瘀阻在女性的胞宮,就會小腹疼、月經不調、痛經;
瘀阻在肢體,就會局部腫痛、青紫;
瘀阻在脈絡,就會半身不遂等。可見血瘀的壞處是很多的。
為什麼血會停下來不流動呢?中醫認為「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所以血瘀很重要的原因是出在氣的問題上。
如果氣虛,就像風沒有力量吹不動帆,提供不了前進的動力;如果氣滯,本身氣的流動就出現了問題,血自然隨之瘀滯。
所以,要想解決血瘀的問題,很多時候要從解決氣的問題入手。活血化瘀有幾個常用的穴位,大家可以記住,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按一按,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首先是天泉,主要治療心血瘀阻而致的胸悶、氣短、胸痛。
天泉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位於上臂內側,在腋前紋頭下2寸,這裡有肱二頭肌的長、短肌腱,天泉就在兩肌腱之間:用指針法用力按壓穴位3~5秒,稍停後繼續按壓,這樣交替按壓2~3分鐘,對胸口疼痛、心悸不安很有效。
其次是內關。內關有寬胸理氣、疏通經脈的功效,是防治心系疾病的特效穴位,這對有血瘀問題的老年人尤為重要。
內關在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2寸就是兩個拇指的寬度,或者示指上面兩個指節的長度。按摩內關有兩個要點:一是要順著經脈的走行方向來操作,不要旋轉或者垂直著操作;二是可以和背側的外關一起操作,兩穴一同掐按,這在臨床上叫作「透穴」;按摩內關每次最少操作3分鐘,每天次數不限。
還有一個是合谷,合谷的治療作用很廣,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合谷就在我們的虎口處,有個簡易的取穴方法:將五指併攏,虎口處肌肉隆起的最高點就是合谷,如果找得准,按壓合谷會有明顯的酸、麻、脹的感覺。
按壓時要注意,和在內關操作一樣,要順著經脈的方向;合谷所在的手陽明大腸經是從示指走向頭面部的,所以在掐按合谷時,拇指指甲應該是平行於掌骨的,而不是垂直於掌骨。
掌握了這幾個穴位,就能讓瘀滯的氣血流動起來,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讓氣血暢通,才能使身體健康。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