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6年清腸茶,腸子黑了,腸癌也來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和養生意識也得到了提高。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求美容養顏和排毒的功效,將目光投在了清腸茶和排毒養顏膠囊上;許多老年人為了解決便秘問題,也成為了清腸茶和排毒藥物的追隨者。
但是,這些清腸茶和排毒養顏膠囊以及一些排毒藥物真的能夠一勞永逸的達到排毒通便的效果么?長期大量的服用,究竟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呢?
基本情況
患者,男,77歲
主訴:大便次數增多伴便血1年。
現病史: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感,里急後重,伴有膿血便,曾自行用「清腸茶、痔瘡栓」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鏡下可見
檢查結論:結腸黑變病、直腸癌
追溯
6年前,71歲的武大爺在電視廣告上看到有一款清腸茶號稱能排宿便,有美容、瘦身等諸多功效,並稱無任何毒副作用,特別適合男女老少各類人群服用。
於是打電話訂購,按說明書堅持服用,武大爺發現,如果停止喝清腸茶,就會排便困難,因此不得不長期靠清腸茶排便,這一喝就是6年……。
今年以來,他的便秘更加嚴重。
3天前,武大爺突然感覺肚子劇痛,胸口悶,排不出便,忍了兩天後來我院消化內科就診。經檢查,他得了「直腸癌」。
醫生分析,「罪魁禍首」就是清腸茶。
常喝清腸茶帶來健康危機
清腸茶的主要成分多為瀉藥中的成分,例如,大黃、蘆薈,決明子,番瀉葉等,這些都屬於蒽醌類瀉藥。在中醫學中,一般醫生用於病人的下瀉藥都會葯到即止,並不會鼓勵病人長期大量服用。
因為這些藥物雖然能夠起到一時之效,但是,如果長期服用,不僅會使人氣虛,還會使人的身體越來越差,免疫力、抵抗力和承受力都大打折扣,大大增加患胃部寒症、頭暈、貧血和局部肝硬化等病症的幾率,嚴重者甚至還會患結腸黑變病或結腸癌。
對於老年人而言,長期使用清腸茶,初期可能有所療效,但是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藥效越來越差,並且患者還會表現出食慾下降,體質越來越虛弱的情況,甚至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長期應用蒽醌類瀉藥是目前公認的引起結腸黑變病的主要原因。
蒽醌類瀉藥到達大腸後被吸收轉化為其活性形式,他們破壞上皮細胞,導致細胞凋亡,凋亡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並通過基底膜小孔移行到黏膜固有層,形成色素沉著,當大量凋亡細胞被吞噬後,最終形成典型的黑變病。
雖然結腸黑變病是一種良性病變,一旦停用瀉藥,可恢復;但長期使用瀉藥,會增加腸腺瘤和結直腸癌的風險。
因此,注意預防很有必要。
對於服用蒽醌類瀉劑者,應儘早停用;對於排便困難、排便不暢的人群,多食粗纖維食物,保證充足飲水,適當運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等;如仍不能緩解便秘癥狀,應儘早就醫,通過專科檢查,分清便秘類型,針對性的治療,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9折優惠中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胃腸病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