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腦梗死患者越來越多?3種調料是元兇

2025年05月24日 21:06 簡體 正體   評論»

劉大叔今年62歲,退休後經常鍛煉,所以身體看起來還算硬朗。大約從一個月前開始,他發現自己的頸部時不時傳來疼痛感,開始以為是沒睡好導致的落枕,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並沒有緩解。期間他還去過家門口的診所按摩、熱敷,癥狀還是沒能緩解。

於是讓兒子帶著去了醫院檢查,經檢查醫生稱他頸部的疼痛是由於所致,並不是落枕。由於頸部的斑塊堵塞了,導致大腦無法接收到足夠的血液,引起了異常的頸部疼痛癥狀出現。

好在就醫的時間不算太晚,經過治療劉大叔很快就出院了。

一、認識腦梗,謹記一看、二聽、三感

腦梗是指腦部血管發生阻塞,導致血液無法正常供給給腦內的組織,誘發缺血受損、死亡的一種病症。

腦梗的發生多與血栓、栓子、脂肪、氣泡或是一些其他的物質阻塞腦動脈、分支相關,與、房顫、等病症相關。該症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沒有及時干預會導致神經功能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要想及時發現腦梗,準確識別早期癥狀非常關鍵。大家需謹記一個口訣:一看「臉」、二聽「言」、三感「肢」:➤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特徵,如若出現面部無力、癱瘓,導致一側面部異常下垂、嘴角歪斜以及眼睛無法閉合等癥狀,要高度懷疑是腦梗所致。

➤觀察患者的語言能力和表達清晰度,是否可以準確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如果突然無法說話、說話含糊不清或是詞不達意、無法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可能是腦梗所致。

➤觀察患者的肢體活動能力,如果感覺肢體無力、麻木、失去協調性,在走路的時候會感覺使不上力氣、容易跌倒,一定要及時就醫。

二、腦梗死高發,離不開這些禍根!

腦梗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中國每年約新發551萬例,佔全球範圍的4成左右。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發病率,與中國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有直接關係。老年人由於血管彈性下降、動脈硬化加速等因素,會讓腦梗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再加上很多老年人罹患有三高等基礎性疾病,沒有積極管理好慢性病的話,也會影響血管彈性,導致血管的修復能力下降,增加腦梗風險。

另外,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普遍都比較大,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血管痙攣等問題出現,這些也會給心腦血管健康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

需要提醒的是,腦梗的發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長期不良習慣給身體帶來的傷害累加而來。其中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高鹽、高油、高糖的飲食模式是導致腦梗的三大元兇。

1、鹽分攝入過量,會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也會上升,進而增加腦梗的風險。

2、油脂攝入過量,會導致血管內的水平上升、血液粘稠,同時還會增加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

3、糖分攝入過量,多餘的部分會轉換成脂肪沉積在體內,進而會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身體肥胖,加速腦梗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此外,夏季雖說腦梗的發病率沒有冬天高,但也同樣需要警惕。

夏季體溫升高會導致皮膚血管擴張,皮下血液循環量需求也會上升。且夏季身體的出汗較大,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會讓血液變粘稠,這些都會導致腦梗風險上升,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多注意。

三、得了腦梗,還能活幾年?不會複發了嗎?

在發生腦梗治療出院後,並不意味著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沒有積極用藥配合生活調理的話,再次發生腦梗就是時間問題,臨床數據顯示約有25%的患者會再次發生腦梗。

罹患腦梗後,患者的生存期與病程的嚴重程度、就醫時機以及後續的護理措施密切相關,如果幹預的及時,經過搶救可以獲得與常人無異的生存期。但如果發現得晚、腦梗面積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就很危險了。

因此,了解正確的預防知識對腦梗塞的防範能起到關鍵作用。想要獲得長壽,這幾件事一定要做好。

1、嚴控三大「血管殺手」

血糖、血壓、血脂三大指標與腦梗的發生息息相關,有三高問題的人群一定要積極配合醫生用藥將病情控制在穩定範圍內,同時配合生活調理。

2、堅持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可及時發現身體的異常情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都可以及時發現,對降低腦梗的發生風險很有幫助。

3、注重健康飲食

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鮮的蔬果、全穀物、低脂奶製品、魚類以及堅果類食物,紅肉和加工肉可以吃,但要注意控制量。同時要注意烹飪方式以清淡的為主,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量。

4、保持適度運動

研究發現,每日進行30分鐘左右的快走、游泳等中等強度運動,即可讓腦梗風險下降27%。尤其是長期久坐不動的人群,一定要積極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運動。

腦梗是個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對此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日常多觀察身體表現,發現異常就及時就醫。

來源:39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