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少年反覆膝蓋痛,竟是這種病!普通檢查極易漏診
15歲的小李,正是風華正茂,開朗活潑的年紀,但是反反覆復的膝關節疼痛卻讓他的學習和生活增添了幾分陰雲。
起初,小李並沒有很在意,以為是正常青春期的生長痛,運動多了,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腿部的疼痛卻並不像小李想的那樣,晚上還時不時地出來鬧騰一下,這下讓他的正常休息也成了奢望。
於是,小李父母帶著他輾轉各個城市各大醫院就診,做了各種檢查,然而關於小李的病因,醫生卻始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經歷了多次膝關節、髖關節手術,吃了不少苦頭,可是癥狀始終沒有獲得根本的改善。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李一家了解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葉招明教授團隊對於他的疾病可能有新的診斷。於是,他們帶著希望來到了浙大二院濱江院區。通過檢查,醫生髮現小李可能是大腿骨根部的骨頭皮質里有個很小的病灶,叫骨樣骨瘤。
多發於年輕人普通檢查極易漏診
骨樣骨瘤是一種良性的成骨性腫瘤,通常多發於10-20歲的年輕人。而長在小李大腿骨根部的這個腫瘤,它會分泌很多的炎症因子,導致髖關節局部炎症反應,並刺激神經引起膝關節周圍的疼痛癥狀。
並且,這個病灶太小,在普通CT掃描中往往因為病灶厚度小於掃描層厚而未被CT捕捉到,就算被抓拍到,也會因為很多醫生不太了解這個腫瘤性質而發生漏診;同時臨床上很多髖部疾病會導致膝關節疼痛,上述綜合因素導致了小李多年四處尋醫治療都沒有找到病因。
精準抓住「真兇」從此告別疼痛
第一步的診斷是有了,第二步該如何治療呢?
對於骨樣骨瘤的治療主要通過手術把病灶刮乾淨或者通過射頻把病灶燒死,但是這裡面手術的難度卻不容忽視:病灶極小,並且位於骨皮質內。可能會由於找不到病灶而導致手術失敗;
位置極深,需要打開關節動手術。由於關節位置深在,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創傷和痛苦。
浙大二院骨科有個先進「武器「——O型臂手術導航系統,切口小,創傷少,恢復快。
正在術中使用手術導航系統對病灶進行定位
通過採用術中掃描,獲得小於1毫米層厚的圖像,其精確度可以與常規64排CT相媲美。掃描時間僅13秒,帶給患者的輻射劑量甚至低於常規的胸部CT掃描。
啥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該導航系統的術中掃描精確度非常高,而且因為掃描所需的時間短,其輻射劑量也相對低。
藉助導航定位系統,可以實時捕捉病灶的位置。
圖中紅框內為手術中定位到的病灶
通過1厘米的切口,引導手術器械直達病灶,對病灶採取刮除並用射頻燒灼雙重處理方法,既獲得了病理的確診,又徹底地處理了病灶,使患者獲得痊癒。
葉招明手術團隊為患者進行手術
手術成功地處理了病灶,第二天小李就可以下地活動,並如願告別了困擾他許久的疼痛。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9折優惠中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sohu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