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出現這些信號一定小心
猝死,乍一聽好像離我們特別遙遠,但事實上一點都不遠,它隨時都可能在我們身邊發生。
一巴西男模T台走秀摔倒猝死,年僅26歲。
圖片來源網路
還有上著班就突發性猝死,由此可見猝死確實是不論何時何地都可能發生的,不開玩笑!
平時看著身體好好的,為什麼會猝死?其實猝死發生前,身體可能早就給你暗示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嚴肅的事。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什麼是猝死?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特點是驟然發生、快速和不能預期的。
注意,「猝死」一定是因「自然疾病」死亡的,這是區別於意外死亡的一點,身體上本來就存在的疾病才是猝死的「真兇」。
這些疾病要麼早已存在,但沒有明顯癥狀而被忽視,要麼就是疾病本身比較緊急,發作時很快死亡。
根據導致猝死的疾病的不同,可以將猝死病因分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
其中心源性猝死是最主要的死因,約佔80%,最常見的是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狀動脈先天異常、心肌炎等。
圖片來源網路
而非心源性猝死,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代謝性疾病、非冠狀動脈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例如支氣管哮喘、肺梗死、急性腦血管疾病、主動脈夾層。
哪些人更容易猝死?
1、有猝死家族史。
2、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3、長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大量飲酒、過度勞累、肥胖、精神緊張、暴飲暴食、心情抑鬱等。
此外,猝死並不是年紀大的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發生。超過一半的年輕人猝死與過度勞累、大量吸煙喝酒有關,尤其是過度勞累是誘發心源性猝死的最重要因素。
這些表現雖不太特異,但是如果恰好在這段時間內極度勞累、壓力山大,又有這些癥狀的話,一定要及時就診,看看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5-10秒——意識喪失,突然倒地;
30秒——可出現全身抽搐;
60秒——瞳孔散大,自主呼吸逐漸停止;
3分鐘——開始出現腦水腫;
4分鐘——開始出現腦細胞死亡;
超過10分鐘——可造成腦部不可逆損害,無法救治。
因此,會有猝死急救的「黃金4分鐘」一說。在發現有猝死情況時,應該第一時間啟動心肺復甦,恢復血液流動和供氧,並撥打120請求救援。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一定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