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裡有,快自查

2025年07月01日 12:18 簡體 正體   評論»

一種全球公認的強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歡現在的天氣——又濕又熱,正是出來作惡的好時候!

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強之一,,全名,毒性是砒霜、氰化鉀、的數倍。

1毫克黃曲霉毒素就可能導致癌症發生,尤其是肝癌。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

1.發霉的穀物、堅果以及其加工製品

穀物和堅果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質+澱粉,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存放就容易霉變。

此前有新聞報道稱,一名女士因為吃了一包家中存放許久且已霉變的,最終導致其黃曲霉素急性中毒。

出現的癥狀,轉氨酶指標是正常人的10倍,肝功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而部分不知名的小作坊為了暴利,還會使用發霉的穀物做原料,加重辣、重鹽等調味料去掩蓋其本身的霉味;

非正規生產的堅果乾果(如走私堅果、小作坊產品)缺乏嚴格的原料的篩選和滅菌流程,霉變原料混入,也很可能會導致黃曲霉素超標。

全球已報道的堅果和乾果中的黃曲霉毒素污染情況,檢出率高達約20%~49%!

2.土榨花生油

咱們父母長輩眼中又香又划算、爭相搶購的土榨油,其實是黃曲霉素培養皿!

有研究發現,土壤是花生中黃曲霉菌的主要來源。花生的果實正好埋在土壤中,再加上潮濕的環境助攻,花生本身就很容易成為「藏毒分子」。

而如果花生採收後沒有充分乾燥,恭喜,你的黃曲霉素來了。

再加上土榨的過程中,既不會檢驗原料質量,又沒有標準規範的流程,哪怕製作者再誠信再用心,也免不了毒素留存的隱患。

另外,除了黃曲霉素,土榨油里還有致癌物苯並芘、有毒物質丙烯醛,怎麼看都是危險成分聚集地,別吃了求求。

(示意圖)

3.保存不當的香辛料

香港協會官網就有報道——

在44款預先包裝及非預先包裝的辣椒粉、肉豆蔻粉以及薑黃粉中,發現逾5成樣本檢出黃曲霉素以及赭麴黴毒素 A。

有人會問,香辛料不是很乾燥嗎,怎麼還會催生黃曲霉素呢?

這源於大部分香辛原料的生長環境(高溫高濕)和結構特性(多褶皺易積濕),再加上散裝、非密封包裝會容易在運輸過程中受潮。

研磨後的顆粒形態比整顆香料更易吸濕,且表面積增大,黴菌增殖風險更高。

來源:掌上春城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