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元凶不是胃酸过多!做8件事不再火烧心
根据国民健康署资料显示,台湾有四分之一人口患有胃食道逆流,近二十年来,病患数成长五倍。
大多数人都会将焦点放在胃酸,觉得是因为胃酸过多才会逆流到食道中,但美国医学博士强纳森·V·莱特提醒我们,多数人胃酸并没有过多;如果“把关”不紧,胃酸正常也可能造成胃食道逆流。
更严重的是,胃食道逆流情况没有改善,会演变成食道溃疡,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成为食道癌。食道癌在台湾十大癌症排名第八位,因为早期没有症状,发现后治疗的五年存活率不到20%。
贲门把关不严
所谓的“把关”就是贲门。贲门位于食道与胃部之间,其功用就是平时紧闭,以避免胃中的食团与消化液的混合物倒流进食道,而在进食时,贲门要打开以便食物进入胃部。
下食道括约肌负责贲门的收紧或放松,以完成上述任务。但某些情况下,下食道括约肌可能会变得松弛,于是就造成了把关不严的现象,这跟胃酸多寡其实并没有关系。
造成下食道括约肌松弛的原因,目前医界归纳出几个可能的因素:
生理因素:老化、肥胖、横膈膜裂孔疝气。
食物因素:高脂肪食物、巧克力、甜食、薄荷、咖啡、菸、酒等。
药物因素:某些气喘药物与高血压药物可能造成下食道括约肌松弛。
莱特表示,大量研究指出了胃食道逆流跟气喘有关连,其中一个可能就是舒缓气喘的支气管扩张剂某些成分,同时也会造成下食道括约肌松弛。另外呼吸喘鸣时,呼气的动作会为下食道括约肌造成压力,而导致胃食道逆流。
养胃雷区1:吃胃药就能减缓胃食道逆流
许多抗胃酸药物之所以能减缓症状,是因为他们中和了胃酸或是抑制胃酸分泌,自然就减少流入食道的机会,但下食道括约肌出状况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胃酸多寡与胃食道逆流无关,胃药吃太多反而可能造成其他疾病。
养胃这样做
确认造成下食道括约肌松弛的原因,对症治疗。
养胃雷区2:常见的饮食没忌口
许多造成胃食道逆流的饮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莱特博士指出,脂肪、巧克力、咖啡因、薄荷、糖、洋葱及某些含酒精性饮料的食物,会使下食道括约肌变得衰弱;柑橘类水果、番茄、辣的食物、碳酸饮料和咖啡,会进一步刺激已经发炎的食道;食物过敏原特别是牛奶与乳制品,也会引发胃食道逆流。
养胃这样做
不碰菸、酒,常见食物若不易避开,可以先一项一项测试,最后找出对自己影响较大者避免食用。
养胃雷区3: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让胃部一下子膨胀,增加了胃部的压力,也会对贲门造成压力,容易演变成把关不严的结果。
养胃这样做
定时定量进餐,勿一下子吃太多饮食。
养胃雷区4:腹部压力过大
与暴饮暴食类似的就是腹部压力过大,对胃造成压力,不但容易直接造成胃食道逆流,也容易造成横膈膜裂孔疝气。造成腹部压力的原因很多,例如:
肥胖。
姿势:弯腰。
用力过度:举重物、如厕用力,或是会造成腹部压力的运动。
衣服太紧。
养胃这样做
减重、找出便祕或排便不顺的原因、衣着宽松,特别是中午如果有趴睡的情形,一定要松开腰带。
养胃雷区5:饭后躺平
在下食道括约肌松弛的情形下,如果进餐后立即躺平,胃中的食物就有可能倒流出来。
养胃这样做
吃饭不要吃太饱,进餐后无论多饱都不要躺平。
养胃雷区6:睡觉平躺
晚间睡眠时也可能因躺平而造成逆流情形。
养胃这样做
睡前三小时不进食;睡觉时头抬高15公分;若是胃食道逆流很严重时,则可左侧躺,因为就相对位置看,此时的胃在食道下方。
养胃雷区7:热汤水暖胃
大家一定都听过多喝热汤或热水可以暖胃。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志刚指出,即使连胃也不喜欢过热的汤水,它的效果只会跟冰饮一样,过度刺激胃。而热汤热水如果超过60度,对于食道与胃的黏膜都有伤害,更是造成食道癌的原因。
养胃这样做
饮食以30至45度最佳,较接近体温,可以温和提醒胃部开始工作。趁热喝汤则不要超过50度。
养胃雷区8:边工作边吃饭
生活作息紧凑,工作多,边工作边吃饭,压力过大、情绪紧张。
养胃这样做
唾液呈现弱硷性,对中和胃酸有些许帮助。边工作边“咽津”(吞口水),适度中和胃酸,减轻食道溃疡。
来源: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