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心衰竭濒死〜靠低温疗法捡回一命

2020年09月23日 12:06 简体 正体   评论»

长期有没好好控制,或有狭心症、、慢性病、肾脏病、感染与瓣膜,都有可能造成心脏衰竭。心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打出足够的血液量来供应全身的需要,好发于65岁以上中老年人,5年内死亡率达50%。若为严重心衰竭,每年发生致命的心室纤维颤动而导致猝死的风险更高达30%,也就是俗称的心脏麻痹。现在,透过低温可以增加存活率,甚至增加苏醒机会。

长期有高血压没好好控制,或有狭心症、糖尿病、慢性病、肾脏病与心脏瓣膜,都有可能造成心脏衰竭。

慢性肾衰竭患者扩张性心肌病变合并严重心衰竭,低温疗法捡回一命

1名53岁的曾先生有慢性肾衰竭病史,于邻近诊所洗肾多年。某日洗肾后突然头晕昏倒造成头部钝伤,在家人陪同下至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就医。刚进急诊就突然发生心室纤维颤动并发休克,急救后在心脏科医师紧急安排心脏超音波与心导管检查下,发现是扩张性心肌病变合并严重心衰竭,治疗后生命征象逐渐稳定。然而,曾先生仍昏迷不醒,即送加护病房以低温疗法控制,让病人体温下降、减少人体和脑细胞的代谢速度、保护脑部功能,持续精密监控及照护4天后,曾先生终于恢复,顺利拔管转出加护病房。

知道自己从鬼门关走过了一圈,过程中还出现心衰竭、急性、心肥大、心律不整、肝脾肿大等状况,如今不但能正常饮食、能清楚沟通、四肢活动正常,未来可望重返职场,都让曾先生及家人非常感谢医疗团队。

严重心衰竭病人发生心室纤维颤动,而导致猝死的风险高达30%

收治病人的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心脏内科黄建元主任表示,严重心衰竭病人,每年发生致命的心室纤维颤动而导致猝死的风险更高达30%,也就是俗称的心脏麻痹,因为时全身血液停止流动,缺氧太久导致脑部受损,即使救回,绝大多数的人仍可能成为无意识、无法言语、无法行动的「植物人」,成为家人长久沉重的痛苦和负担。台北医院积极发展低温治疗,盼病人有机会恢复意识,改善神经症状,能够回到原本正常的生活。

曾男(中)与家人非常感谢黄建元医师(左2)及医疗团队的帮助,让他能够重新恢复原来正常的生活。(图片提供/卫生福利部台北医院)

研究:低温疗法可以增加40%的存活率、增加25%的苏醒机会

近年来研究证实:低温疗法可以增加40%的存活率、增加25%的苏醒机会,藉由温度控制及各项精密监测,让病人在急救回复心跳后,也能恢复到意识完全清醒,甚至回到原本的生理状态。因曾先生的年龄介于18岁至80岁,且属于心跳停止经急救后恢复生命征象,但意识不清、昏迷指数小于等于8分,或无遵循口头医嘱小于6分的病人,也无其他禁忌症,皆符合使用低温疗法的条件。因此,在提供各项评估讯息之后,家属综观各项考量选择低温疗法,医疗团队立刻把握在心跳停止经急救复苏后的黄金6小时内施行低温疗法。

然而,低温疗法并非适合所有的病人,黄建元主任说明,若有中枢体温低于32度、严重休克、难以控制的出血、无法终止的致命性心律不整、在心跳停止前即有失智,或长期意识障碍、严重创伤、怀孕或疾病末期的病人,考量身体状况无法适用此治疗方式。

采取低温疗法,需要密切的医疗监控及照护

低温疗法除了监测并调节体温,也需要密切的医疗监控及照护,且每隔半小时就要分别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查,例如:生命征象、皮肤温度、寒颤、血液动力状况、脉搏、中心静脉压力、水份吸收情形、机器水温与流速等,每天需要抽血并依照病人状况调整温控及用药,以达到保护脑细胞的目的,直到体温恢复到摄氏36度为止。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来源:华人健康网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