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或与牙周病有关,一起了解,守护健康
脑卒中俗称“中风”,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中风会对脑部造成损害,导致瘫痪、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酒精摄入、肥胖等。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风还与牙周病有关!
牙周致病菌的感染会增加中风发生的概率
人的口腔内有700多种细菌。
牙周病正是由致病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内,存在着数百种的菌斑微生物。
有研究显示,牙周病的致病菌和其分泌的毒素,不仅会破坏牙周组织,还会入侵人体动脉内皮细胞(位于血管的内膜),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细菌和毒素同时进入血液,引发全身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进一步破坏脑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引发或加重中风。
中风的风险随着牙周炎的严重程度而增加,重度牙周炎提高了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风险。
治疗牙周病越早越好
美国一项长达15年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定期进行牙周治疗,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牙周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对减少患脑血管疾病风险,预防和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一般来说,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说明一个人可能已经患有牙周疾病:一是刷牙时经常出现不同程度出血;二是牙齿开始松动;三是口腔长时间出现较为浓烈的异味,且得不到很好控制与减轻;四是吃东西的时候经常发生食物嵌塞。
汕头口腔医疗中心提醒,当出现上述一种症状,请及时就医治疗,好好保留牙齿之余,还能预防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生或复发?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一)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应注意以下7点:
1、清淡饮食;
2、适度增强体育锻炼;
3、克服不良习惯,如戒烟酒、避免久坐等;
4、防止过度劳累;
5、注意天气变化;
6、保持情绪稳定;
7、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二)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重点注意以下5点:
1、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高血压;
2、高脂血症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
3、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4、房颤或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应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
5、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
怎样识别脑卒中?
专家提醒:快速有效地识别脑卒中早期症状,需要牢记“中风120”及“BEFAST口诀”。
(一)“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二)“BEFAST口诀”
“B”——Balance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汕头口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