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过高,容易诱发痛风,在用药时要注意什么?
有朋友跟华子说,他因为痛风脚踝疼得厉害,在疼得受不了时,就找医生在关节腔内扎针。当时止痛的效果很好,但过一阵子又会再犯,他担心总这么扎针对身体不好,他以后应该怎么治疗呢?
华子说,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止痛药物,可以缓解痛风性关节炎,但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有创治疗方式,一年之内治疗不建议超过3次。想解决痛风问题,降低尿酸才是正解。
一、血尿酸升高很难完全治愈
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当非同日测量2次血尿酸水平均超过420μmol/L时,可称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的升高,与饮食的相关性最多只有30%,有70%的可能是体质、基因的原因导致尿酸代谢紊乱。也就是说,依靠调整生活方式难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血尿酸水平过高,当超过在血液中的饱和度时,有可能在关节处析出尿酸盐结晶,诱发炎症反应、造成组织破坏,可产生剧烈的疼痛,称为痛风。
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盐也有可能在肾脏析出、沉积,引起急性肾损伤、肾结石或是慢性间质性肾炎,对肾脏造成伤害。
二、不是所有高尿酸都需要服药
维持一定的血尿酸水平,对人体有益,而降尿酸药物有不良反应,所以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通常的优选并不是药物治疗,而且建议进行低嘌呤饮食、控制体重等方式适当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生。
但血尿酸过高,或是已经出现痛风症状,或是合并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慢性病,或是有脑卒中、冠心病、尿酸结石、肾功能下降等疾病,就需要及时用药,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
没有痛风症状,只是单纯血尿酸升高者,在血尿酸水平达到或超过540μmol/L时,建议进行治疗,治疗目标为降至420μmol/L以下。
没有痛风症状,但是有合并疾病者,在血尿酸水平达到或超过480μmol/L时,建议进行治疗,治疗目标为降至360μmol/L以下
出现痛风症状,没有合并疾病者,在血尿酸水平达到或超过480μmol/L时,建议进行治疗,治疗目标为降至360μmol/L以下。
有痛风症状,同时又有合并疾病者,在血尿酸水平达到或是超过420μmol/L时,建议进行治疗,治疗目标为降到300μmol/L以下。
三、降低血尿酸与控制痛风的常用药物
现在降血尿酸的常用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3种。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是减少尿酸合成药物,苯溴马隆是促进尿酸排泄药物。
别嘌醇有可能引起罕见但致命的超敏反应,建议在用药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者不能使用。如果无法进行基因检测,建议从每天50mg开始服用,每周递增50mg,最大剂量为每日300mg,分2~3次口服。
非布司他的有增加心血管风险的不良反应,曾被美国FDA黑框警告,可能会增加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所以不推荐用于无痛风症状,只是单纯血尿酸升高者。建议从每天20mg开始服用,每2~4周递增20mg,最大剂量为每天80mg。
苯溴马隆会促进尿酸排泄,尿液中尿酸浓度增高,有诱发尿酸结石的风险,服药期间需要大量饮水预防结石。建议从每天25mg开始服用,每2~4周可递增25mg,最大剂量为每天100mg,在餐后服用。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不建议进行降尿酸治疗。因为血尿酸水平骤然下降,会使痛风石表面溶解,在局部增加炎性刺激,使痛风症状变得更加严重。建议痛风症状消失后2周,再进行降尿酸治疗。但是一直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人发作痛风时,不必停用降尿酸药物。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以选择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等药物止痛,也可以选择秋水仙碱进行止痛治疗。但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较大,相对来说,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安全较高。
如果非甾体抗炎药物与秋水仙碱都无效或是有禁忌无法使用,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在治疗高尿酸血症时,碱化尿液可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促进尿酸排泄,预防尿酸结石的发生。
用于碱化尿液的药物有碳酸氢钠与枸橼酸氢钾钠,用药时要注意尿液的PH值要控制在6.2~6.9之间,如果PH低于6则起不到治疗作用,如果PH值超过7,则容易诱发钙盐结石。
总结一下,尿酸水平过高时,即使无症状也有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尿酸超过540μmol/L的人,就要积极控制了。如果已经发生痛风或是并发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者,血尿酸要控制在更低水平。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药师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