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第2的直腸癌 其實可以靠「吃」把它擋在門外
健康飲食,遠離腸癌(pixabay)
腸癌的發生幾率升高,還因為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中醫認為人的健康就是要陰陽平衡,一個人的健康出了問題,往往是陰陽失衡了。
2018年9月12日,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統計報告:肺癌、女性乳腺癌、結腸直腸癌目前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症,結腸直腸癌死亡率位列第二。
在9月的CA雜誌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報告中,列出了排名前10的癌症在全球範圍內的發病和死亡佔比,從中可以看到對於發病來講,女性乳腺癌(11.6%)、結直腸癌(10.2%)、前列腺癌(7.1%)是佔比靠前的癌症;對於死亡率,結直腸癌(9.2%)、胃癌(8.2%)和肝癌(8.2%)是佔比靠前的癌症。
在全球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中,結直腸癌都名列前茅。
腸癌是全球發病率逐漸上升的惡性腫瘤之一,而且死亡率高,中國腸癌患者人數在近年來不斷上漲,並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腸癌年輕化(pixabay)
1,愛吃肉不吃菜
29歲的張先生是一名外企白領,同時也是腫瘤科住院區的一名大腸癌患者,在一堆中老年病友中,還不到30歲的他顯得特別顯眼。
「不可食無肉」的張先生,從小就喜歡吃肉不喜歡吃青菜水果,自從參與工作成為一名外企白領後,他就經常點外賣來吃,而且更不吃青菜和水果了,半個月的飲食里可能一點青菜水果都沒有。加上經常在辦公室久坐工作,缺乏運動,於是在三年前張力發現自己出現了便秘的問題。
起初張力對此不以為然,但隨著時間過去,他的便秘問題越來越嚴重,經常出現便血、腹痛的情況。直到有一次在朋友提醒下,他才到了醫院進行腸鏡檢查,結果就發現是直腸癌晚期了。
上述的案例並不是在危言聳聽,實際上,近年來腸癌年輕化趨勢特別明顯。
在2017結直腸腫瘤論壇上,有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國大腸癌發病年輕化趨勢明顯,特別是直腸癌,30歲以下的青年群體患大腸癌的比例正在逐年升高,約佔總患病率的10%。
合理攝取蛋白質(pixabay)
2,腸癌,吃出來的「富貴病」
和胃癌不同,腸癌也被稱為「富貴病」,往往是吃得越好,越容易得腸癌。中國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絕大多數發現就是中晚期。
過去,結直腸癌是種「老年病」,患者大多是中老年,高發年齡在50歲以後。一項中國大陸發布的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大腸癌發病年齡在45歲左右,與歐美國家相比,年齡低了15歲左右。
從醫學角度來說,腸癌的發病原因影響最大是飲食因素,如高脂肪飲食、低纖維飲食、動物蛋白、食物中亞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等都是高危因素;另外攝入酒精,維生素A及微量元素缺乏等也會導致腸癌。
其次,大腸的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與家族性結腸癌病、血吸蟲病等疾病,也會加大腸癌的發病幾率。
還有遺傳因素的影響,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學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
目前中國大陸國腸癌的發生率在變高,其實跟飲食習慣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遠離酒精(pixabay)
比如過去廣東這邊的飲食習慣主要不是肉食,但現在生活習慣變了,吃飯都是幾個肉菜和一個青菜,而且吃的粗糧也少了,都是吃精糧食。
現在的小孩子喜歡吃西餐快餐的比較多了,很多孩子從小就喜歡吃一些炸雞、漢堡、牛扒之類的食物,養成了高脂高熱量的飲食口味。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了年輕人中直腸癌的發病率比以前高。
腸癌的發生幾率變高,還可能因為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中醫認為人的健康就是要陰陽平衡,一個人的健康出了問題,往往是陰陽失衡了。
平時身體陰陽在一個平衡的狀態,腫瘤是不會生長的。比方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容易在一段時間裡工作比較勞累、壓力大、飲食不好了,很容易生病,一旦平衡打破了,身體抵抗力比較差人比較虛了,就可能出現這個腫瘤了。
飲食要均衡(pixabay)
3,預防腸癌,餐桌上多煮一點這個
預防腸癌,首先要注意多吃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例如菠菜、白菜、地瓜和各種水果等,以保證大便通暢,減少糞便中致癌物質與結腸粘膜的接觸時間。
有一種餐桌上很常見的食物——西蘭花,就是對腸道來說比較好的食物。綠色的那種西蘭花對預防腫瘤是比較好的,平常家裡煮菜時,可以多煮一點這個西蘭花來吃。
日常生活中油膩的東西少吃點,腌制的食物盡量不要吃。水果上建議挑選維生素C比較多的水果,例如橙子、獼猴桃。
火龍果也是不錯的預防腸癌的水果選擇,火龍果可以幫助通便,也是可以幫助預防腸道腫瘤的。
其次是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動物蛋白的攝入,可減少其分解產物的致癌物產生及致癌作用,從而減少結腸癌的發病。預防腸癌,還要多運動,注意每天堅持活動身體30分鐘。
健康飲食,遠離腸癌(pixabay)
特別提醒有便秘的人群要及時治療便秘,不要把便秘不當回事,要儘早糾正過來。因為在中醫上來說,肺和腸是相通的,大便有問題的,肺也會受影響,便秘對很多臟器的健康都有影響的。有腸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議從40歲左右就要去做一次腸鏡,排查是否有息肉等問題。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