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開發出新型口服胰島素膠囊

2019年02月13日 20:00 簡體 正體   評論»

美國最新開發出一種口服,未來有望替代皮下注射,供2型者日常使用。

發表在8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這種膠囊約一顆藍莓大小,膠囊內的一枚小針頭可將藥物“注射”到胃壁下的血管中,動物實驗顯示,其效果與皮下注射相當。

研究顯示,這種針頭由純凍干胰島素針尖和生物可降解的針桿組成,針頭被固定在一個壓縮彈簧上,彈簧被糖包裹。當胃中的水將糖溶解後,彈簧會釋放出來,將針尖扎入沒有痛覺神經的胃壁,約一小時後會完全釋放進血液,而胃壁下注射避免了酸性的胃液降解胰島素。彈簧和膠囊的其他部分最終可通過排出。

研究人員還從豹紋龜“自我複位”的能力中獲得啟發,這種來自非洲的陸龜有高聳的龜甲,被翻轉後可以挺身復原,由此研究人員設計出膠囊的形狀,使其可以在胃中調整位置,保證針尖總能成功扎入胃壁。

研究人員對豬進行的實驗顯示,這種膠囊可成功遞送300微克的胰島素,後來他們還將劑量增加到5毫克,後者與2型患者所需的胰島素劑量相當。

論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學助理教授喬瓦尼·特拉韋爾索說,未來患者有望獲得更輕鬆的服藥方式,尤其對那些需要注射的患者而言,胰島素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許多其他藥物都有望適用這種方法。

下一步,研究人員將繼續進行動物實驗,並爭取對這種膠囊開展

來源:科學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