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重口味的你 最後落得一身疾病

2020年01月17日 11:35 簡體 正體   評論»

無論吃飯還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近三十年來,中國人餐桌上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越來越重口味。麻辣燙、水煮牛肉、辣子雞、小龍蝦、香鍋、燒烤、火鍋……很多人都處於無辣不歡的狀態。

1、重口味已成很多中國人的飲食常態

臭豆腐、滷雞蛋、宮保雞丁、辣子雞、水煮牛肉……這些國人最愛的「重口味」食物,往往是高鹽、高油、高糖、過辣的。而對於水煮青菜、小蔥拌豆腐、清蒸魚等清淡食物,人們往往嗤之以鼻,無法下咽。重口味,已成為了中國人的飲食常態。

2、滿足口舌之欲,最後落得一身疾病

重口味食物,大多是過甜、過咸、過辣、過油,而這些,都是非常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過甜:傷心臟、肥胖

糖就像煙草和酒精一樣,而且糖的危害遠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事實上,如果長期攝入高糖飲食,可以從上到下毀全身:增加心臟病風險、容易發胖、毀壞牙齒。

增加患心臟病風險:兒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飲料就能改善心臟健康狀況,降低今後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兒童所喝的含糖飲料份數越多,他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

容易肥胖:糖攝入過多,會增加超重和肥胖的發生風險。糖可以轉化成脂肪,高糖飲食是直接造成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毀壞牙齒:飲用含糖飲料後,口腔里的細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殘渣發酵形成牙菌斑。含糖的碳酸飲料有一定酸度,長期飲用會酸蝕牙齒,增加患風險。

過咸:傷心、傷腎、傷血管

最近,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全球健康》給出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五分之四被調查群體每日平均鹽攝入量12.5g,是中國膳食指南規定(6g)的兩倍多。

研究指出,全球20歲以上人群中,食鹽攝入量平均值,顏色越紅,代表鹽攝入越多。飲食偏鹹的中日韓三國,在鹽攝入上,力壓全球大多數國家。

研究認為,中餐重鹽的特質直接與健康風險掛鉤,也發出「中國菜太咸了」的提醒。

而過量攝入鹽,正是、心臟病、腎病、等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就這樣許多國人,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泡進鹽罐子。

過辣:傷腸、傷胃、膽囊炎

辣椒味辛,性熱,但是辣椒有強烈的局部刺激作用,雖然口服能增進食慾,但是不宜多食,過食可引起頭昏、眼乾,口腔、腹部或肛門灼熱,疼痛,腹瀉。還會誘發潰瘍、傷及腸胃,間接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吃得太辣不僅使循環血量劇增,心跳加快,心動過速,也可能妨礙原有的心腦血管病及肺內病變的康復。

另外,過辣會刺激膽囊,尤其的人。對於慢性的病人,貪辣容易使病情發作。人到中年,咽炎、慢性氣管炎、口腔問題等,因辣椒素的刺激,更是使病情遷延不愈。辣椒素的刺激,使胃腸黏膜充血水腫,胃腸蠕動劇增,影響消化功能的恢復。

過油:三高、肥胖、傷心腦

油膩食物都含豐富的脂肪,長期攝入這類高脂油膩食物,容易造成三高、肥胖、還會傷及心腦。

三高、肥胖:2009年5月14日的健康時報中指出,吃油多,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熱量高,容易導致血液里膽固醇增加,加速血管變窄,肯定不利人體健康!

再加上肥胖一來,過多的營養脂類、糖類滯留在體內,時間一長就容易引發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

傷心血管:油脂攝入過多,除了造成肥胖外還會導致血液中脂肪酸過多。脂肪酸過剩時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貯存,沉積在血管里造成動脈硬化,形成血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很多人喜歡吃動物內臟、燒烤等多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再加上久坐不動,體內脂肪堆積,三高無形中飆升。這樣的生活習慣,很可能導致、中風等腦血管疾病,從而誘發血管性

3、無論吃飯還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康生活,平平淡淡。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提出「三減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

減鹽:每天別超6克

建議用定量鹽勺,如果覺得口味不好,不妨加醋、胡椒等來調味。另外,購物時要有標籤意識,比如午餐肉等,看看裡面的鹽含量是多少,特別是鈉含量。

減油:每天別超30克

建議家庭用油要使用控油壺,把全家每天應該食用的烹調油倒入控油壺,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用。烹調食物時儘可能不用烹調油或用很少量烹調油的方法,如蒸、煮、燉、燜、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減糖:總澱粉攝入量要控制

很多人一說減糖,就想著不吃含糖的食物,對甜味的食物能拒就拒。其實我們所說的減糖,不僅僅包括通常的單糖、雙糖、果糖等,澱粉類食物也要控制,比如米飯、麵食等。

簡簡單單白開水,比酒水、飲料更健康,不會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很多人這一生,喝過各種高檔飲品、各種名目檔次的酒,這也成為一個人標榜身份、歷經世事的象徵,然而喝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最健康的還是那杯涼白開。

有些人吃過那麼多高檔酒店、山珍海味、美味珍饈,到頭來血壓高了,血糖高了,血管堵了,活到最後才明白,原來最健康的、最香的還是自己家裡的三五小菜和一碗雜糧配青菜。

所以,無論吃飯還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藥師心語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