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勝防!骨質疏鬆原來和這麼多常見病都有關係

2021年01月15日 16:48 簡體 正體   評論»

症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脆性增加和易發生為特點的全身性疾病,是世界上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疾病之一。

骨質疏鬆症按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型,其中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由可以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如、甲旁亢、等)、藥物(如糖皮質、抗抑鬱葯等)所導致的骨質疏鬆。

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內分泌代謝紊亂都會影響骨代謝,造成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如甲狀腺疾病、甲狀旁腺疾病、糖尿病、絕經等。

甲狀腺疾病與骨質疏鬆症

01

甲亢

甲亢處於高代謝狀態,蛋白質分解加速,消耗了鈣、磷、鎂等元素,使之呈負平衡狀態;尿液和糞便中鈣排出增加,同時腸道內鈣吸收減少,導致鈣的負平衡;機體為維持血液中鈣濃度正常,動員骨骼中的鈣釋放入血,加劇了骨吸收和骨礦物質的丟失。

同時,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具有興奮破骨和成骨細胞的作用,但由於破骨細胞活性增加佔主導,因此促進了骨吸收,導致骨骼脫鈣,進而發生骨質疏鬆。

部分病程長的甲亢患者可出現骨礦物質代謝紊亂、骨量下降,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腰腿痛、全身痛,且多發生於負重部位,如腰椎及骨盆。少數病情嚴重、體重較輕或絕經期後女性可出現骨質疏鬆症。

02

甲減

甲亢會誘發骨質疏鬆症,甲減也不例外,原因是甲減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體內的代謝節奏放緩,骨的破壞和新生速度也將減慢,雖然平衡看似沒打破,但骨組織的新陳代謝變慢,這些「老化」的骨組織也會導致骨質疏鬆癥狀。

03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簡稱甲旁亢,是由於甲狀旁腺分泌過多的甲狀旁腺素而引起的鈣磷代謝失常,主要表現為骨骼改變、泌尿繫結石、高血鈣和低血磷等。

由於甲旁亢會引起鈣磷代謝失常,骨吸收加劇,使骨質疏鬆發生更早、更快、更嚴重,並出現不同程度的骨痛癥狀,尤其是腰腿部更明顯,輕則容易勞累,重者反覆發生骨折,行走困難,甚至不能站立。

04

糖尿病與骨質疏鬆症

糖尿病性骨質疏鬆症則是易被忽略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2型糖尿病患者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高達20%~60%。

糖尿病患者伴發骨折,不僅會帶來患者痛苦導致生存質量下降,昂貴的醫療及看護成本,也帶來了沉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

糖尿病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1)排泄增加,骨質流失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多飲、多尿,在這種身體變化中,有大量的鈣、磷礦物質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如果此時缺乏必要的鈣劑補充,就會造成患者的鈣負平衡,繼而引發一系列的激素水平變化,促使溶骨作用增強,最終導致骨質脫鈣、骨質疏鬆。

2)鈣吸收不足,骨質合成減少

活性維生素D能增加鈣在體內的吸收,而糖尿病患者體內的活性維生素D水平往往偏低,影了響鈣、磷等礦物質在腸道的吸收。

2型糖尿病所特有的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對於骨骼的破壞更是雪上加霜,它會影響蛋白質的正常代謝,使骨基質合成減少。

05

絕經與骨質疏鬆症

骨骼中有兩種細胞: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顧名思義,一個是「破壞」一個是「形成」。這兩個細胞在人體內「相互分工」以維持骨骼的完整性。

在正常情況兩種細胞「勢均力敵」作用保持穩定,我們的骨量得以維持。但隨著年齡增長、性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破骨細胞強大起來,開始抑製成骨細胞,使骨吸收增加而骨形成減少,造成骨量丟失,於是就發生了骨質疏鬆。

而造成中老年女性骨質疏鬆發病率顯著增高的主要原因,正是由於女性的「保護性激素」——雌激素,在絕經期「斷崖」式下降導致的。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細胞的作用,所以當中老年女性絕經後,雌激素下降,抑制作用減弱,破骨細胞就開始「為所欲為」,就會出現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5]。

最後,友情提醒,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也是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因素,因此,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更要注意防範骨質疏鬆症哦!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中國網醫療頻道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