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姑娘大年初三去世,是這兩種食物惹的禍
過年本是團圓喜慶的日子,而村裡的老李家卻籠罩在沉重的悲傷中。
老李的女兒,在確診#胃癌#一個多月後,去世了。
姑娘常年在外打工,一個人生活,正是愛美的年紀,平時也比較在意身材管理。
可幾個月前,她卻發現肚子變大了不少,覺得可能是冬天太放縱自己,吃太多了,還節食了一段時間,結果,肚子還是在一天天變大。
想一想生理期也挺規律的,就去醫院做了胃部檢查,結果卻讓她痛心,竟是患了晚期胃癌。肚子變大的原因,正是因為有一肚子腹水。
無獨有偶,村裡一名32歲的姑娘,也在年前查出了晚期胃癌。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疑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本應該活力滿滿,健健康康,怎麼就給癌症盯上了呢?
今天養生君就來和你科普一下,怎麼遠離胃癌的「魔爪」
胃癌
胃癌在2019年我國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表明,胃癌的發病率位於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死亡率為第三位。
而早期胃癌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0.9%~100%,但是晚期胃癌,即使積極接受治療,五年生存率仍然不到30%。
目前胃癌的主要發病年齡為50~80歲,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生存生活壓力的增大,使得胃癌發病率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中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並且,年輕人患胃癌後一般惡性程度更高,預後更差。
這兩種食物,讓胃癌纏上你
老李家的姑娘,一個人住在小出租屋裡,不是外賣就是泡麵加鹹菜,而這種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可能就是胃癌的重要誘發因素。
1、高鹽食物
根據全國胃癌病例對照協作組的調查結果,胃癌組進食高鹽食品如鹹肉、鹹魚、鹹菜、蝦醬等較對照組多,其相對危險性亦高。
高食鹽是一種促癌劑,高鹽的肉、魚可能與破壞胃黏膜屏障及增加致癌物在胃內的合成有關,使胃黏膜易受致癌物的作用而病發。
避免長期進食高鹽、熏製品、鹽腌食品,青少年最喜歡的燒烤、小龍蝦、串串,都是重鹽食物。
2、霉變食物
一個人吃飯,外賣很多時候都吃不完,老李家的姑娘就會把它收起來,下一頓再吃。
《北京衛視》曾播出一個案例,北京一位女士被查出癌症,這不是恐怖之處,更加恐怖的是,不久後其父親、哥哥等一家四口均被查出癌症且去世。
一家人中,出現一兩個癌症患者並不罕見,但,全家人患上癌症,這是十分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
醫生在經過大量分析與試驗後,得出一家人患癌的根本原因——黃曲霉毒素。並在這位女士家中的砧板、筷子、冰箱中都發現了它的存在,而霉變的食物是黃曲霉菌的主要陣營。
俗話說「十人九胃」,主要是由於日常飲食方式、長期「煙酒不離手」等不良習慣,都會使胃癌的相對危險性增加。
一般認為飲食不定時和不良習慣,易使胃黏膜受損傷,從而增加了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
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搭配,菜品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選擇高蛋白、富維生素的食物,經常吃些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參與適宜的體育鍛煉,保持心情開朗。
目前尚無明確措施能絕對預防胃癌的發生,保證一年一次定期體檢,防患於未然尤為重要。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養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