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女子腸道內長滿腫瘤,痛苦離世,醫生嘆氣:怎能把它當飯吃
26歲的小溪(化名),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剛剛打過止痛針。
但渾身的劇痛,仍在折磨著她,豆大的汗珠,仍然順著小溪的臉頰淌了下來,小溪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兩個月前,小溪腹痛便血,到醫院檢查,結果查出了腸癌,還是晚期。
醫生看著小溪不由地嘆氣,一個青春年華的姑娘,剛剛大學畢業兩年,還沒有結婚生子。
奈何小溪的腸癌已經十分嚴重,腸道內密密麻麻長滿了大小不一的腫瘤和息肉,而且已經出現了肝臟轉移,醫生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做姑息治療,挺一時是一時了。
隨著腫瘤的不斷惡化,小溪的情況越來越糟,腫瘤的多處轉移,讓小溪感覺渾身每個地方都痛,而且這種癌痛十分劇烈,打止痛針都已經沒用了。
雖然醫生拼盡了一身醫術,還是無力回天,小溪最終還是在腸癌的折磨中痛苦離世。
一個年輕姑娘就這樣走了,醫生看著既心疼又無奈,這孩子平時也太不知道愛惜自己了。
原來在治療中,醫生了解到,小溪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都很努力,平時不抽煙、不喝酒,沒什麼不良嗜好,但對吃飯這事,小溪十分不上心。
從上高中開始,小溪的包里就常備各種腸,什麼魚腸、雞肉腸、玉米腸……都是那種可以即食的火腿腸,小溪愛吃這些火腿腸。
有時因為學習或工作錯過了飯點,就拿火腿腸充饑,當飯吃,尤其是工作後,小溪有時一天就能吃一大包火腿腸。
醫生對此不免感嘆:這樣的東西,怎麼能把它當「飯」吃!
火腿腸、臘肉、午餐肉等,都屬於加工肉,這些食物會增加患癌的風險,尤其是腸癌。
因為這些加工肉製品中往往添加了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物質,是對身體健康很不利的。
研究表明,每日食用100克紅肉,可增加17%的結直腸癌風險。
而每日食用50克加工肉製品,就可增加18%的結直腸癌風險。
早期腸癌癥狀不明顯,一旦出現下面3種信號,別忽視,及時就醫!
信號一:長期腹痛
腹痛,會有多種原因引起,但長期腹痛、腹脹,且,多集中在中下腹部,為隱痛或脹痛,要警惕,可能是腸梗阻或腸道內癌變的信號。
信號二:便中帶血
便血,是非常危險的信號,說明胃腸道內有病變。
若糞便顏色發紅髮暗、或伴有大量的粘液或膿血,可能是腸癌表現,及時就醫。
若糞便呈棕紅色、果醬樣狀,這時,是腸道內出血量太多了,可能是右半結腸癌。提醒,痔瘡也會出現便血,雖血液顏色不同,但不管哪一個,都要及時就醫。
信號三:大便習慣和性質異常
原本排便比較規律,一天1-2次,或2天1次。但,突然間,一天排便次數瞬間增多,有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這時,不要忽視,不僅是吃壞肚子。
若排便時,感覺不痛快,且很多天不排便,有時會夾雜著血絲或黏液,糞便外觀上不規則,有的呈細條狀。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 康康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