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綠豆別總熬粥了,上鍋一蒸,綠豆沙沙的,軟糯香甜,營養好吃
盛夏驕陽如火,蟬鳴聲里蒸騰著灼人的暑氣。人坐在屋子裡都像被悶在蒸籠里,昏昏沉沉,胃口更是蔫蔫地提不起來。這時節,廚房里最不能少的,便是那一碗碗碧綠清潤的綠豆湯了——老祖宗傳下的智慧,綠豆那骨子裡的清涼甘淡,恰是解暑祛濕的天賜良方。今天換個法子,軟糯里藏著沙沙的豆粒,清甜中裹著奶香,涼絲絲滑入喉嚨,暑氣頓消,比光喝湯過癮多了!
綠豆切糕
備齊家當:
主角:去皮綠豆200克(若用帶皮的,需提前搓掉綠衣,更顯細膩)
柔情伴侶:純牛奶400毫升(奶香全靠它)
甜蜜擔當:白砂糖50克(喜甜可略增,但夏日清爽為要)
塑形巧匠:糯米粉80克(普通麵粉亦可,但口感稍異)
錦上添花:少許熟糯米粉或椰蓉(防粘增香,切塊時更利落)
做法:
1、綠豆用清水淘凈,倒入大碗,清水需漫過綠豆兩指深。或耐心浸泡隔夜,讓豆粒吸飽水分;若趕時間,沸水浸泡兩小時亦勉強可行。泡好的綠豆顆顆飽滿,手指輕捻即碎方為佳。
2、泡透的綠豆瀝干,平鋪蒸籠。蒸鍋水沸後上屜,中火足汽蒸制。普通蒸鍋約40分鐘,高壓鍋則15-20分鐘足矣。蒸透的綠豆輕碾即成細膩豆蓉,沙沙質感已悄然孕育。
3、將蒸軟的綠豆趁熱倒入大盆,趁熱乎勁兒,倒入純牛奶與白砂糖。持勺或鏟耐心碾壓、攪拌,直至綠豆大部分成泥,但仍保留些許細小顆粒——這點睛的「沙沙」口感全賴於此。牛奶可分次加入,便於掌控濃稠。
4、綠豆牛奶糊微溫時(過熱易成團),篩入糯米粉。用手或刮刀輕柔翻拌,直至粉與糊完全融合,不見乾粉。最終應成濃稠順滑、可勉強塑形的糕糊狀態。
5、取一方形或深盤,內壁薄刷一層食用油(防粘妙招)。倒入調好的綠豆糕糊,表面刮平。覆上耐高溫保鮮膜,並用牙籤扎數個小孔透氣。蒸鍋水沸後,放入糕糊,中火蒸制30分鐘。時間到,用筷子插入糕體中心,抽出無濕粉粘連即熟透。
6、蒸好的綠豆糕取出,揭去保鮮膜,靜置室溫徹底涼透。再覆保鮮膜移入冰箱冷藏室,耐心等待至少兩小時,讓糕體堅實定型。取出後,刀蘸涼開水或裹一層薄薄的熟糯米粉(或椰蓉),穩穩切成心儀的小塊——方寸之間,碧玉凝脂,清涼自生。
奶香是含蓄的底色,不喧賓奪主,卻絲絲縷縷纏繞著豆香,在唇齒間瀰漫開一片溫潤的田園氣息。涼意是它天生的稟賦,從冰箱取出稍置片刻,入口時那一縷恰到好處的清涼順著喉嚨滑下,彷彿把窗外的滾滾熱浪悄然隔開。
切好的糕塊收入保鮮盒,冰箱冷藏可存兩三日風味依舊。取出後稍待片刻,讓那沁人的涼意稍稍回溫,軟糯與沙沙的口感便恢復至最佳。
沙沙軟糯間,暑熱悄然退散,只余滿口清甜,與家人滿足的笑靨。綠豆這古老的清涼智慧,竟能在方寸蒸糕間煥發新生,這難道不是屬於廚房的、最熨帖人心的魔法?
來源:秀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