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後低血壓:吃完飯頭暈發困,要警惕
有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常在飯後出現頭暈、乏力、發困、眼前發黑、心絞痛、甚至暈厥和跌倒等癥狀,遇到這種情況應警惕有無餐後低血壓。為明確這一問題,可在餐前、餐後即可、餐後半小時和1小時分別測量血壓。若餐後血壓明顯降低、收縮壓較餐前降低20 mmHg以上,則可診斷為餐後低血壓。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並可嘗試以下方法:1.餐前飲水:餐前半小時內飲水250-500毫升,可減少餐後低血壓的發生;
2.減少麵食攝入:食用麵食(麵條、饅頭等)、特別是甜食過多可加重餐後低血壓;
3.少食多餐:餐後低血壓癥狀嚴重者,可採用分餐的方法,即每頓正餐總量(特別是主食)適當減少,兩餐之間再補充一些食物;
4.餐後卧位或坐位休息半小時:餐後不宜馬上起身活動,可卧床或在沙發上倚靠半小時,再逐漸恢復立位活動;
5.吃飯時不要飲酒:進餐時飲酒可加重餐後低血壓;
6.調整服用降壓藥物的時間:餐前服用降壓藥(特別是短效藥物)可能會加重餐後低血壓。有高血壓的患者,可將服用降壓藥物的時間改在餐後1-2個小時。
採用上述方法處理,很多餐後低血壓者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若癥狀持續存在,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vito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