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後渾身痒痒痒痒,是澡沒洗對?
「我愛洗澡皮膚好好」,可能只說對了一半。
有人一洗完澡就撓個不停,有人還沒洗完就癢到不行,甚至有人剛開始洗皮膚就癢。
熱水淋浴有「治癒」的一面,也有「致郁」的一面。看起來差不多的瘙癢,背後的原因可能比你想的更複雜。
01
皮膚乾燥
皮膚乾燥非常常見。
臨床特徵是皮膚粗糙、出現乾燥的鱗片狀脫屑,經常伴有瘙癢的癥狀。引起瘙癢的原因有很多。
▌和「疾病、藥物」有關?
皮膚乾燥常常出現在特應性皮炎、魚鱗病等皮膚疾病的患者身上。還容易出現在慢性腎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營養不良等慢性內科疾病的患者身上。
此外,正在口服維甲酸類藥物、使用含有利尿劑成分的藥物時,也可能出現皮膚乾燥的表現。
▌和「過度清潔」有關?
大家都知道乾燥的環境會加劇皮膚的乾燥,但容易忽視的是——過度清潔、頻繁接觸肥皂、洗滌劑、粗糙衣物引起的摩擦刺激,也會讓皮膚變干。
▌和「皮脂水平」有關?
通常到了35歲後,皮膚表面脂質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更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的表現,比如起皮屑、皮膚癢。
▌對策:正確使用潤膚劑
無論是哪種原因引起的,改善乾燥很關鍵的方法就是——塗抹潤膚劑。
洗浴後無需等皮膚完全乾燥,建議儘快使用潤膚劑,這個時間大概在3-5分鐘以內。而且塗抹潤膚劑不應局限於洗浴後,按需求可一天多次。
02
皮炎濕疹類疾病
患「濕疹」的患者,本身皮膚乾燥,更容易出現瘙癢,如果加上熱水的刺激,那就是雪上加霜。
「熱」的溫度本身就會誘導瘙癢應答。淋浴時被衝掉的脂質、淋浴後的水分蒸發,又會導致經皮水分丟失增加,影響皮膚屏障功能。
二者一結合,皮疹免不了瘙癢難耐。
因此在個體能耐受溫度範圍內,可嘗試下調洗浴水溫。2016年的《中國皮膚清潔指南》建議水溫以體溫為準,夏季可略低於體溫,冬天可略高於體溫。
總之,別本能地認為熱水燙洗有利無害,除了注意水溫,沐浴時間也建議控制在5-10分鐘。
03
蕁麻疹也是一種很容易在洗熱水澡後出現瘙癢或瘙癢加重的疾病。細分的話,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和少見的水源性蕁麻疹等。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強調「自發性」,即並非由明確的因素誘發。
但在部分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中,物理刺激可誘導發作。受熱(洗熱水澡就是常見誘因)、穿緊身衣物或者繫緊束帶,也可能加重癥狀。
▌膽鹼能性蕁麻疹
常常由身體主動或被動的發熱引起,運動、強烈的情緒起伏、洗熱水澡,都能激發出特徵性表現。
簡單來說,任何導致身體核心溫度升高的觸發因素,都可能引發膽鹼能性蕁麻疹。
▌水源性蕁麻疹
嚴格來說,與水有關,與溫度無關,患者直接接觸「水」而非「熱水」後迅速發疹。
對於前2種蕁麻疹患者,想要控制癥狀,沐浴時的水溫很重要。對於水源性蕁麻疹,可以尋求抗組胺藥物或其他治療手段的幫助。(P.S洗澡容易起蕁麻疹,且深受疹子困擾的朋友,還是建議看診皮膚科醫生。)
通篇看下來,你洗澡後遇到的皮膚瘙癢屬於哪種原因?對策替你總結好了:總結
改善洗澡引起的皮膚瘙癢,需注意: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有);
消除加重因素,如洗澡水溫度過高、洗澡時間過長(建議控制在5-10分鐘);
做好皮膚護理、塗抹潤膚劑(建議在洗澡後3-5分鐘之內塗抹)。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vito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