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大可放心吃的3種零食,建議家中常備!不知道的建議看看
人人都覺得糖尿病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它近得可怕。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20~79歲)達到了1.409億,換言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
都說懼怕糖尿病,除了它的一系列併發症外,更多的是它給日常生活帶來的煩悶。相對於其他疾病來說,糖尿病不但要每日服藥,更重要的還需要控制日常的飲食,忌口成了控制糖尿病很重要的一部分。
難道糖尿病患者真的什麼都不能吃嗎?其實,這3種零食可以放心大膽地吃。
一、這3種零食,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
1、無糖奶製品
奶製品含有豐富的鈣元素、蛋白質等營養元素,並且其升糖指數低,對於平穩血糖具有一定的好處。除此之外,相比於牛奶來說,酸奶中還含有很多乳酸菌,這種物質對於腸胃健康具有一定的好處,對於腸胃功能下降的中老年人來說十分合適。
不過目前市面上的酸奶種類有很多,為了增添酸奶的口味,部分會放大量的糖,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盡量避免選擇這類酸奶,儘可能的算則無糖酸奶。
那麼,如何去辨別酸奶糖分得多少呢?
我們可以通過看配料表,上面會有糖分的含量,如果糖分含量太高,建議就不要購買了。
2、堅果
部分中老年人,擔心堅果中的脂肪,可能會儘可能地避免選擇這類零嘴,但堅果內含有豐富的亞麻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適當的食用對於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一定好處。
例如,腰果富含膳食纖維,核桃中含有豐富的鉻元素,能夠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可以保護心腦血管,花生含有的花生四烯酸能夠幫助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等等,因此堅果是可以適量吃的。
不過在吃堅果時需要注意一點,部分堅果含有油脂確實多一些,因此一般來說瓜子每次食用時不超過10顆,花生不超過5顆,核桃不超過半個,腰果不超過4個。
3、低糖水果
有人說患了糖尿病,就得完全拒絕吃水果,這其實是不對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患上糖尿病之後要拒絕高糖水果,而對於一些低糖水果來說,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可以隨意吃的。
比如常見的含糖量在10克以下的水果,例如青梅、西瓜、橙子、獼猴桃、檸檬等等水果,都可以選擇性地來吃。含糖量在10克-20克的水果也可以選擇性地來吃,例如香蕉、橘子、蘋果等等。
但是至於那些含糖量在20克以上的水果,就建議糖尿病患者少吃或者不吃了,例如棗、紅果、葡萄乾等等。
二、糖尿病會傳染,一人患病全家遭殃?
「這糖尿病是傳染病,我們隔壁的那戶鄰居,剛開始本來是一個人得的,沒想到半個月後全家都確診了。」
邱阿姨跳廣場舞時,和一群大爺大媽們閑聊。原來邱阿姨的鄰居一家在不到1個月了的時間裡全家都確診了糖尿病。搞得她現在都不太敢跟鄰居一家接觸,害怕自己也被傳染上。
旁邊有些不明就裡的阿姨也附和著邱阿姨的說法,說確實有很多夫妻都有糖尿病,或者住在一起的兒子、女兒也患上糖尿病的,基本上身邊的糖尿病患者都是以家為單位確診的。
幾位阿姨聊得頭頭是道的,最後得出結論,糖尿病會導致傳染。但她們口中的說法真的有道理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傳染性疾病,即通過唾液、體液、血液傳播的疾病叫作傳染性疾病,但是糖尿病並不能通過這些方式來進行傳播。
竟然糖尿病不存在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為何還會出現家族聚集性的患病情況呢?
這主要是2個因素所致,包括遺傳和生活方式。
現代遺傳學發現,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子女患病的概率為40%,如若父母雙方都是糖尿病患者,子女患病的概率則可達到70%;另外,一家人長期生活在一起,在飲食等生活方式上基本都保持在同一頻率上,如長期喜歡吃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經常熬夜、缺乏運動等,都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增加。
邱阿姨的鄰居家,之所以會短時間內查出罹患糖尿病,多半就是因為這2個因素所致,而非糖尿病會傳染。
三、糖尿病前期有13個早期信號,別輕易忽視
在確診糖尿病前,身體會發出一系列的異常信號,如若可以及時發現,或可幫助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時常口渴:在喝水量不少的情況下,經常感覺口渴。特別是夜間經常會渴醒,一些本身不愛喝水的人也會突然飲水量增加
•尿液增多:隨著飲水量的增加,排尿量也會大量的增加,每日大約可排出3~4L的尿液
•頻繁感覺飢餓:在食物攝入量沒有變化的前提下,經常會感覺飢餓,需要大量攝入食物
•體重下降:雖然吃得多了,但是體重卻一直在下降,甚至會在短時間內下降超10%
•身體乏力:血液內的葡萄糖無法被身體吸收利用給細胞供能,細胞沒有足夠的能量,會導致身體疲勞、乏力
•視力異常:出現無緣由的視物模糊、視力下降
•皮膚髮癢:血液內葡萄糖含量增加,會刺激到皮膚表面,引起患者出現異常的皮膚瘙癢感
•肌肉痙攣:日常會經常出現腿肚子抽筋的表現
•經常低血糖:患者日常會經常出現餐前飢餓感強烈,感覺到心慌手抖
•男性生殖功能障礙:糖尿病會導致男性出現陽痿
•牙槽溢膿:口腔內出現異常的炎症,甚至會有膿液溢出
•反覆感染:口腔炎、牙齦炎、尿路炎等病的出現頻率明顯增加
•代謝綜合征:患者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發生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等異常的風險也會增加
當發現身上存在上述的異常表現時,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去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呢?
四、糖尿病高發,做好3點來預防
有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11%左右,真正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可能會引起的一系列併發症,臨床上每年因糖尿病併發症而死亡的例子不計其數,我們需要做的是將其「扼殺在搖籃里」,儘可能的預防糖尿病發生。
飲食做好這2點
1、少吃脂肪肉,多吃魚肉
肥胖會增加出現胰島素分泌異常的風險,而過量地攝入脂肪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飲食上我們肉類建議以魚肉等白肉為主,減少五花肉等含油脂豐富的肉類,以免導致脂肪攝入超標,從而導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2、每周2次核桃
美國《營養學雜誌》曾刊登了一項哈佛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員對13.7萬名35~77歲的女性進行了為期10年的隨訪。重點觀察受試者日常的堅果攝入量和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每周至少攝入2次核桃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可降低24%。
能站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躺著
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曾對648名糖尿病人群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只需要站起來走2步就可以幫助降低糖尿病風險,對於那些本身有較高糖尿病風險的受試者而言,站起來動動的獲益更大。簡單來說,就是日常盡量的多運動,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注意休息
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幫助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胰島素分泌會失去節律性,還可能出現功能性障礙,最終誘發糖尿病發生。
糖尿病雖然常見,但並非不可預防,在生活中保持上述的良好習慣,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糖尿病的發病率。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奇妙的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