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叫的肚子,也許不是餓了,或是疾病的信號
一般人可能餓的時候,肚子才會咕咕叫,吃飽後這種聲音就消失了。但是有些時候肚子總是叫,吃飽肚子也在叫。
這肚子總是咕咕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肚子咕咕嚕嚕叫,醫學上稱為腸鳴音,是腸腔中的氣體、液體、食糜在腸蠕動的過程中相互碰撞、摩擦而產生的聲音。
正常情況下,腸鳴音低弱而和緩,一般難以聽到,只有使用聽診器聽出,但有時異常,就可明顯聽出腸鳴音情況。
留意腸鳴音的3種變化
正常的腸鳴音是機體健康的音符,異常的腸鳴音則是疾病的信號。
腸鳴音頻繁
如果我們的胃腸道活動增強,用耳朵可以聽到,腸鳴音每分鐘超過10次以上,但音調不特別高亢,意味著胃腸道內氣體過多,腸道蠕動增加,稱為腸鳴音活躍。
腸鳴音活躍,常常見於急性胃腸炎,口服瀉藥之後,胃腸道大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等。
腸鳴音高亢
如果腸鳴音出現的次數多,且腸鳴音響亮、高亢,甚至呈叮鐺聲或金屬調,且伴有間歇性腹痛、腹脹,那就有可能是以下幾種疾病的信號:炎症
包括腸管炎症如急性腸炎、痢疾等,腹腔局限性炎症如盆腔膿腫、腸間膿腫等。
要使用抗感染、解痙止痛、止瀉、腸道益生菌藥物進行治療。
機械性腸梗阻早期
如腸扭轉、腸套疊、嵌頓疝等。腸鳴音每分鐘達15次以上,音調明顯增高。
若3~4分鐘內腹部聽診腸鳴音音調低弱、次數減少甚至腸鳴音消失,則可能出現了腸壞死、腹膜炎等,須及時手術治療。
腸管內積血
見於潰瘍病出血、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破裂出血、膽道出血、傷寒迴腸潰瘍出血等。
要抑制胃酸分泌,及時進行相應止血治療。
腸鳴音消失
當腸管平滑肌或神經發生病變時,由於腸蠕動變得很慢、不規則或時有時無,腸鳴音必然很弱,甚至持續4分鐘才能聽到一次。
這種情況多見於假性腸梗阻,也可能預示著老年性便秘、腹膜炎、電解質紊亂(低血鉀),胃腸動力低下等問題。
這4種腸鳴音無需擔憂
飢餓時肚子咕嚕叫聲響亮:進食後就會消失;
睡眠或便秘引起的腸鳴音異常:狀況改善就會消失;
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身體無法消化食物,腸道的微生物分解會產生過量的氣體,也會聽到肚子叫得特別響。
服用藥物引起的腸鳴音異常:通常可以在藥效喪失後恢復正常,不用擔心。
+++++++++++
幾個妙招緩解止腸鳴
1.注意保暖
平時要注意保暖,出現癥狀後可以服用薑糖水。
生薑是一味常用的食療佳品,煎飲生薑,加紅糖調勻,有暖胃祛寒的作用。
2.腹部熱敷
因感受寒涼出現的腸鳴,可應用熱水袋、熱敷包等放在肚臍上方熱敷。
3.腹部按摩
腸鳴伴有腹脹,排氣不暢,可嘗試順時針按揉腹部5分鐘,再逆時針按揉腹部5分鐘,最好產生熱感,每日數次,以促進腸胃蠕動。
4.注意飲食
腸鳴音明顯的人日常要忌煙酒,不吃或少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少吃易產氣的食物,如高澱粉的土豆、紅薯,高蛋白的豆類等。
日常可以吃些粥、麵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 中國公眾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