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是糖尿病「導火索」?醫生:若想胰島強壯,3種食物儘早忌口
對於糖尿病,相必大家都不陌生,糖尿病被稱為「富貴病」。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確診糖尿病人數已達到1億多,其發病率達到10%以上。
糖尿病其主要元兇就是平時的飲食不健康,不規律,不合理。如果在平時不注意調整飲食習慣,便會導致血糖升高,進而誘發糖尿病,甚至造成更嚴重的損害。
糖尿病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經常出現飢餓感,吃得多
由於體內的糖分被當做尿糖排出體外了,所以吃進去的東西不足以維持身體需要的熱量,導致患者總是出現飢餓感。
於是大量的吃東西,但是還是感覺到飢腸轆轆,平時不怎麼吃甜食的人,也變得開始吃大量的甜食。出現了以上的癥狀,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
2.多尿
多尿這一典型癥狀與多飲是相關的,也是由於血糖高,大量攝入身體內的水分,在血管滲透壓的作用下,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雖然說一部分血糖會在腎小球的作用下得到一次過濾,但血糖值過高的話,會出現過濾後仍然血糖超標的情況。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滲透性排尿,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程度越嚴重,排尿量和排尿次數就會越多。
3.真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會先出現真菌感染,而且反覆性比較強,是因為糖尿病人的皮膚抵抗力下降、血糖濃度高,引起了足癬,反覆抓撓導致皮膚受損。
微血管病變、末梢神經損傷的影響,皮膚受損後總是不能儘快恢復,還會有逐漸擴大和糜爛的現象,嚴重者有局部壞死和截肢的風險。
4.體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量雖然有所增加,但患者的體重卻不會增長,反而可能會出現下降趨勢。
這是因為患者出現了胰島功能損傷、胰島素抵抗等問題,血糖已經無法正常消耗、提供能量。
所以,為了機體正常運轉,身體只能通過消耗儲存的脂肪、糖原供能,久而久之,患者體重也會變得越來越輕。
5.脾氣改變
當糖尿病人發現自己的脾氣變得很暴躁,經常會想要發脾氣的時候,這其實是血糖出現波動了。這有可能是出現低血糖的癥狀,患者在發生低血糖的時候會出現心悸,飢餓感等癥狀外,還會出現相關的情緒影響,會比平時更加的煩躁易怒,容易發脾氣。
所以如果糖尿病人發現自己莫名其妙的喜歡發脾氣或者容易焦慮就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血糖監測。
花生是糖尿病「導火索」嗎?
說起花生,大家可能認為它屬於一種很好吃的小堅果類食物,但是花生當中含有大量的油脂。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每周吃堅果最好不要超過50克以上,否則不僅會增加肥胖的現象,還會給自己的胃腸道增加一些負擔。
花生中含有大量的熱量以及脂肪,適量的攝入對人體有一定的益處,也可以補充體內所缺少的脂肪和熱量,有助於身體在一個正常的運作狀態下。
但是如果攝入了過多的花生,就可能會加重血管的負擔,還會造成血管堵塞,影響體內的血糖水平。所以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適量食用,不要過量進食。
醫生:若想胰島強壯,3種食物儘早忌口
1.芒果
這是一種南方水果,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在北方也極其常見。因為它香甜可口,深得人們的喜愛,且其中富含較多的膳食纖維和營養物質。
水果的甜度相對較高,糖尿病患者應盡量忌口,攝入過多會使血液不穩定,影響身體健康。
2.白粥
白粥是非常清淡的一道食物,正因如此,許多人早上不想吃飯時就會熬碗白粥,或者晚上會選擇熬碗白粥喝。
雖然白粥看上去非常清淡,但事實卻是白晝的升糖,指數非常高,因為碳水澱粉等物質會溶於水,在進入人體之後更容易轉變成糖分,從而導致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盡量避免白粥稀飯,等湯類食物盡量吃干食。
3.榴槤
榴槤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榴槤被稱為水果之王,喜歡吃它的人恨不得天天吃。不喜歡吃它的人連味道都聞不了,正是這種爭議性極大的水果也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吃。
榴槤本身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類水果,脂肪含量並不高。但含糖量達到了23,因此糖尿病要想保護胰島健康,應該早日遠離榴槤這種高糖水果。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 預防疾病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