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起床有4件事千萬別做錯,事關心腦血管安全
一到冬天,很多人就會出現「起床困難」的問題。
一方面,這是由於外界環境寒冷,低溫使我們的大腦覺醒更為緩慢,另一方面,這可能也是身體開啟了自我保護機制!
要知道,冬季時心梗、腦梗等心腦急症高發,而清晨更是「風險時段」。冬天起床「磨蹭」點,醒後發獃幾分鐘再起床,這對心腦血管是很友好的。
那些一骨碌爬起床的人,身體可能面臨著更大的健康風險。那麼,除此之外,冬季起床時還有哪些健康注意呢?
冬季起床,4件事別做錯
1.排便別太用力
有些人存在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情況,血管的彈性較差,不能承受太大壓力。屏氣用力,有誘使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
建議:即使有便秘困擾,也不可用力排便。排便時請不要玩手機,盡量在2~3分鐘內解決,最長不宜超過5分鐘。
對於便秘患者,可以通過每天定時蹲便來培養排便習慣,久了會形成條件反射,到了時間就會產生便意,胃腸道也會出現推進性的蠕動。
2.避免一口氣喝太多水
冬天氣候乾燥,醒後容易出現口乾,有的人會一口氣喝下很多水。
但大口灌水,會使心臟負荷過大,對心臟不好的人來說,還可能引發呼吸困難、心悸等不適。
建議:睡醒後可以先喝一小杯水,200~300毫升即可,不要一次性補充大量水(大於500毫升的水)。
喝水時,要避免大口灌水,正確的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咽下。
3.晨練不可太猛
清晨氣溫過低,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使血管收縮加強,造成血壓波動,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突發,對老人來說更是如此。
建議:冬天最好將晨練改到下午較暖和的時間。運動前要充分熱身,熱身時間一般不少於10分鐘。不宜選激烈的運動項目,運動的強度不宜過大,運動至微微出汗即可,不建議出大汗。
運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不宜做鼓勁憋氣、蹲下起立、劇烈用力的動作。
4.按時吃早餐,但別吃太飽
經過一晚的消化,食物已經消耗殆盡,早上血糖指數較低,如果不吃早餐,機體就會動用儲存的肌糖原和肝糖原,這樣對肌肉和肝臟會產生負擔。
但早餐也不能吃得過飽,如果是冠心病患者,飽餐後,大量血液會跑到胃腸去「支援」消化,容易誘發心梗。
建議:即使起床晚了,也應該吃早餐。如果離午餐還有2~3小時,一般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但種類儘可能豐富,可以吃點魚蝦肉、青菜、餛飩、酸奶等清淡食物。
吃到七八分飽即可,也就是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的狀態。
小貼士:
對於冬季的起床困難戶,我們不能完全依賴於鬧鐘的催促。
其實,在睡前可將窗帘稍微拉開點縫隙,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進房間,人體感受到光線照射後,血液中褪黑素水平會下降,此時更容易醒來並保持清醒。
可謂是「無痛起床」的妙招。當然,如果預定的起床時間太早,在醒後直接把卧室的燈都打開,也能幫助我們快速清醒。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