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磚健身?古代那些健身達人

2024年05月03日 17:02 簡體 正體   評論»

作者: 龍耀斌

並非現代社會專利,早在古代,就有許多名人提出了自己的健身偏好和方法,他們養生、修身和長壽的心得更是經久流傳。從科學角度來看,他們的健身方式有諸多可取之處,非常值得現代人學習。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陶侃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名將,他搬磚健身的故事,最早見於《世說新語·德行》:「陶公在江陵,每日搬磚,自為功。」意思是,陶侃在江陵時,每天都要搬磚。《晉書·陶侃傳》也記載了「陶侃運甓(pì)」的典故:「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就是說,陶侃在廣州做地方官時,每天早上將100塊磚搬到外面,晚上再搬回來。

搬磚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健身方法,可鍛煉力量、耐力、協調性和平衡感。這一運動能消耗大量熱量,有助,增強,預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同時,還可刺激骨骼肌生長,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

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也是一位重視養生、熱愛運動的人。在寫給朋友程正輔的信中,他談到自己的運動習慣:「晨興疾趨必十里許,氣損則緩之,氣勻則振之,頭足皆熱,宣通暢適,久久行之,當自知其妙矣。」即每天早上起來,要跑十里左右,氣喘時就放慢速度,氣息平穩時就加快步伐,跑到頭和腳都發熱,血液循環暢通,長期堅持,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他認為跑步可以暢通氣血、強健筋骨、充臟暢腑、延年益壽。其跑步方法也很科學,注意了運動量、強度、節奏和呼吸調節。

陸遊是南宋時期愛國詩人、文學家,據史書記載,他一生多病,幼年就很瘦弱,十幾歲時參加科舉考試,因為病體難支,沒寫完就交卷退場了。雖然多病,陸遊卻是長壽之人。《示村醫》記載,陸遊八十歲那年,有一游醫向其請教保健秘訣,他寫詩相贈並感慨:「玉函肘後了無功,每寓奇方嘯傲中。」意思是,讀了那麼多醫書,用了那麼多草藥,發現最有奇效的還是長嘯。

長嘯是一種呼吸運動,一般先做簡單的體操或按摩,然後站立或坐著,放鬆全身,深呼吸,用力吐氣,發出「嘯」或「噓」的聲音,持續數秒,重複幾次。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長嘯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促進血液循環,舒緩壓力。練習長嘯時,注意呼吸節奏應平穩、深長、有規律,避免過快或過慢,以每分鐘呼吸12-15次,每次呼吸4-5秒為宜。建議每天練習10-20分鐘,早晚各一次,最好在飯前或飯後1小時進行。

是明代大儒,據記載,他深諳各類健身養生之道,並提出了「為長生久視之道」的核心理念,強調持久而專註的靜坐有助身心和諧、延年益壽。王陽明自己的詩文「獨坐禪房,瀟然無事」等就記錄了其靜坐情境和心得。需要強調的是,他的靜坐並非單純的坐著,而是以打坐冥想放鬆肢體,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修養實踐。現代研究也表明,打坐對身心健康具有積極效果,有助減輕壓力、集中注意力及

日常練習打坐時,可找一個安靜不受打擾的環境,端身正坐,脊樑挺直,雙腳盤腿或自然垂放,保持身體舒適放鬆。開始時先進行幾次深長的呼吸,讓呼吸變得自然而平穩,無需特意控制節奏,但要注意觀察和感受氣息進出的過程。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於某個點進行冥想,如想像鼻尖、心臟區域或是丹田(肚臍下方三指處)呼吸的感覺,也可專註於內在的聲音或某個平靜的畫面。靜坐初期,嘗試保持5-10分鐘,隨著練習深入可逐漸延長靜坐時間。靜坐結束後,注意慢慢恢復到正常呼吸狀態,輕輕活動手指和腳趾,然後緩慢起身,避免突然站立導致頭暈。

來源:生命時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