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越大 肚子越大?

2025年05月19日 19:08 簡體 正體   評論»

近年來,「將軍肚」「大腹翁」日益普遍且備受關注。肥胖不僅是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綜合征、冠心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多種軀體疾病的誘因,而且與焦慮、抑鬱、失眠、進食障礙、睡眠呼吸暫停等精神心理睡眠疾病密切相關,成為不可忽視的心身疾病和公共衛生問題。

PART.

,肚子大?

壓力與肥胖的深層關聯

長期處於精神壓力大的狀態會影響人體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促進皮質醇釋放。這種激素不僅會刺激食慾,還會使得脂肪在腹部堆積,形成「大腹翁」。

不僅如此,當人處於精神壓力較大、情緒不穩定等狀態時,可能會通過一些不健康的飲食行為來緩解內心的不適,而這些行為可能會引發肥胖。例如過度進食,尤其是高糖、、高熱量的食物,通過食物帶來的滿足感來暫時忘卻煩惱。這種不健康的飲食模式很容易造成熱量攝入過多,進而導致體重增加。

同時,精神壓力還可能影響的分泌及胰島素抵抗,干擾糖代謝,進一步加劇肥胖風險。

PART.

,代謝下降

長期睡眠紊亂可能導致身體新陳代謝減慢,熱量消耗減少,剩餘的熱量更容易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同時,睡眠紊亂還會影響激素分泌,使促進食慾的激素水平上升,讓人更容易感到飢餓,進而攝入更多食物。

此外,睡眠不足還可能使人感到疲勞和睏倦,缺乏運動的動力和精力,身體活動量減少,也不利於熱量的消耗,進一步促進了肥胖的發生。雙重作用下,形成了「吃得多、動得少」的惡性循環。

PART.

越胖越焦慮?

惡性循環的形成

肥胖可能會影響個人的形象和自信,尤其是對於敏感、自卑、要求高的人,從而加重精神上的負擔和困擾,而負面情緒又會進一步加重暴飲暴食或代謝紊亂,形成「肥胖—焦慮—更肥胖」的閉環。

另外,肥胖易合併睡眠呼吸暫停(俗稱打鼾),引起夜間缺氧和頻繁微覺醒,不僅影響睡眠質量,而且易引起食慾素分泌紊亂及胰島素抵抗,進而飲食增加及代謝減慢,更容易肥胖。

PART.

科學減腹:

從情緒與睡眠入手

肥胖是身心交互作用的結果。通過科學管理情緒、改善睡眠,不僅能有效減腹,更能全面提升生活質量,遠離慢性病威脅。

那麼我們如何自我調整,同步改善體重與睡眠呢?

(1)保持規律、充足的睡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2)採取健康方式釋放壓力,如適當運動、培養興趣愛好、與他人交流溝通等;

(3)精神壓力大或情緒波動時,採取運動、音樂、繪畫、體力勞動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情緒,替代「借吃消愁」;

(4)調整飲食習慣,三餐定時,不吃宵夜,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糧等攝入比例;

(5)若長期受情緒、睡眠或暴食困擾,應及時至精神心理睡眠科尋求幫助,評估情緒、睡眠,排查睡眠呼吸暫停、神經性貪食等疾病。

院心理睡眠科

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專科成立於2005年,診療病種全,綜合服務能力強,全國影響力大。是國家管理局最早建設的神志病重點專科及學科,系仝小林科技專家研究室、仝小林名中醫學術傳承工作室主要負責單位。

目前擁有臨床醫生14人,其中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4人,專職師3人,年門診近50000人次。

專科實施分級診療、心身同治、中西並重、優勢互補。主攻失眠、焦慮障礙、抑鬱發作、雙相情感障礙,、女性情緒障礙及各類心身疾病。

專科重視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開展中藥、中醫傳統療法(針灸、穴位貼敷、棍針、火熨等)、物理治療(經顱磁刺激、電子生物反饋等)等多種療法。

專科積極探索本土化心理治療,目前開展個體心理治療及調息、催眠、正念、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人際關係、創傷等團體心理治療。針對青少年、成人情緒障礙、親子關係異常、婚姻問題、人際關係不良、學習障礙等問題提供對應的心理治療。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