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餐桌常見的「高嘌呤陷阱」
春意漸濃,好友小聚時冰鎮啤酒配麻辣小龍蝦的愜意場景增多,但這份快樂背後可能暗藏痛風風險。
4月20日是世界痛風日,長春市第四醫院(長春市胸科醫院、長春市傳染病醫院)神經內科醫生李洪軍帶大家了解痛風,遠離疼痛。
痛風嚴重影響關節健康
痛風是一種因體內尿酸代謝紊亂,致使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及周圍組織沉積引發的炎症反應疾病。
痛風發作時,癥狀極為明顯。關節會突然出現劇烈疼痛,如刀割、火燒般,常於夜間或清晨發作,讓人難以忍受。首次發作多累及大腳趾關節,隨後也可能影響腳踝、膝蓋、手腕等關節。發作關節不僅疼痛,還會紅腫、發熱,活動嚴重受限。隨著病情發展,痛風還可能引發痛風石,即在關節周圍形成堅硬的結節,影響關節功能,甚至對腎臟造成損害,引發腎結石、腎功能不全等併發症。
高嘌呤食物誘發痛風
哪些因素容易誘發痛風呢?飲食因素首當其衝。長期大量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酒類、濃湯等,會使體內尿酸生成增加。肥胖、運動量不足、某些藥物副作用以及家族遺傳因素也都與痛風發病密切相關。
做好三點預防痛
1.注意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低嘌呤食物,同時要減少富含果糖飲料攝入。多飲水,每日飲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進尿酸排泄。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堅持適量運動,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肥胖。
3.定期體檢。監測血尿酸水平也十分重要,尤其是有痛風家族史或高尿酸血症人群。
痛風雖痛苦,但通過科學預防、規範治療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痛風發作風險,守護關節健康。
來源:長春市第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