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每晚睡不夠7小時 易患高血壓
高血壓是引發心臟病、中風、慢性腎病和痴呆症的重要風險因素。近日福建中醫藥大學牽頭髮表的一項Meta分析表明,夜間睡眠不足7小時,特別是在女性和60歲以下人群中,高血壓發病風險明顯增加。
研究者對23項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了系統回顧和Meta分析,涉及17萬餘名18歲及以上成年人,研究期間有41528人患高血壓。
每天夜間睡眠時間分為<6小時、6~7小時、≤7小時和≥8小時,以7~8小時睡眠時長為對照組,分析不同睡眠時長與高血壓風險的關係。
結果顯示,睡眠時長超過8小時與高血壓風險無顯著關聯;而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與高血壓風險增加相關,其中睡眠時長6~7小時的人,高血壓發病風險增加4%;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的人,高血壓發病風險增加17%。
進一步的亞組分析發現,性別和年齡對睡眠時長與高血壓風險的關係存在顯著影響。
在男性群體中,各種睡眠時長與高血壓發病風險無顯著關聯;但在女性中,睡眠時長6~7小時和不足6小時,高血壓發病風險分別增加7%和12%。
另外,在60歲以下人群中,睡眠時長6~7小時和不足6小時,高血壓風險增加5%和24%;而60歲及以上人群中,這種關聯並不明顯。
綜合年齡和性別因素,60歲以下的女性若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高血壓風險增加13%。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睡眠不足會干擾女性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進而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負反饋調節,導致應激激素如皮質醇分泌增加,引發高血壓。此外,女性睡眠不足時,心理和生理上受到的影響更為顯著,這也增加了女性的高血壓發病風險。
對於60歲及以上人群的睡眠時長與高血壓關聯不明顯,研究者分析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