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你知道PM2.5如何造成人体伤害?

2017年12月23日 18:29 简体 正体   评论»

PM2.5可能造成的疾病

一般人听到空污,马上联想到气喘、过敏、肺癌,其实才是大宗。心脏内科主治医师苏大成说,PM2.5可以穿过肺泡,带着毒素循环全身,到处刺激血管壁,更容易产生血栓。戴N95口罩会呼吸困难,不可能戴一整天,所以效果有限。

PM2.5对健康的影响

悬浮微粒不只危害呼吸道,也造成癌症、心血管疾病。空气中的悬浮微粒会经由鼻、咽及喉进入,不同粒径大小的悬浮微粒,可能会导致人体器官不同的危害,例如呼吸道疾病、癌症、新生儿低体重、心血管疾病。

室内PM2.5的常见来源

1.车内

可依行车状况,交替使用车内。刘博仁,塞车或一般开车时,户外污染多,可开启车内循环;但车行至空旷处,即可打开对外通风循环。此外,2、3天没开车时,建议先打开全部车门保持通风,再发动车子,减少车内污染物堆积。

或者,车上也可放置竹炭包或活性碳,一段时间后经过日晒可以继续使用,台大环境及职业医学部主任陈保中建议。

2.空调系统

若是公共的室内空调系统,清洁不够,也易引起咳嗽、流鼻水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应勤于刷洗,更换滤网。

3.室内泳池

可能散发三氯甲烷,尤其闻到一股浓重刺鼻味。请选择室外泳池较通风。

4.烧烤店及停车场

通风较差,常累积多种空气污染物,过敏的人不宜久待。

5.影印间等事务机器、老旧3C设备储藏处

悬浮微粒粉尘含量高,高雄大宇空间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刘博宇说。

6.烟雾缭绕的环境

像是酒吧,香菸有许多有毒化学物,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

通勤族慎防隐藏式污染

台大医院环境及职业医学部主任陈保中表示,国内外研究发现,都市中PM2.5量最高的驾驶,是脚踏车和机车,而脚踏车又因为有运动效果,吸得最多。“骑单车最好去郊外,”他说,在尖峰时段的都会马路边骑车,实在很傻。

但如果不骑车,走路可以吗?

最新研究发现,走路最糟糕,坐最好。北医公卫系副教授庄凯任针对120个年轻的台北通勤族,比较走路、搭公车、搭捷运、开车,四种通勤方式的PM2.5暴露量,结果走路暴露量最高,风险是搭捷运的8倍,坐公车和开车则居中

该如何避免?

●回家后立即换下衣服并洗澡

空气中的花粉及污染物会残留在衣物及鞋袜中,建议回家后立刻脱掉鞋子、衣服并沐浴清洗,去除头发及身上残留的污染物,防止逸散到家里的家具及其他地方。

●聪明使用空气

去除空气中的过敏原,高效能微粒滤网(HEPA)效果最好,建议每月更换一次。陈保中提到,若同时使用空气清净机及电扇,要将电扇放在清净机后方,吹出来的空气才是干净的;若同时需要开冷气,调成微风即可,以免清净机的气流被扰乱,影响过滤效果。

国卫院环境医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啸谷建议,避免使用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建筑材料,及善用空气清净器,可把机器摆在家具、隔间板等附近,就近将散发的有害物质吸掉。

●卧室保持干净、湿度适中

卧室是每个人待最久的地方,建议容易过敏的人每周固定更换床单、被套清洗一次,木质地板比地毯好。卧室湿度最好维持在55%,减少尘螨滋生。

台大医院心脏血管中心主治医师苏大成力行的口诀则是“书就归书柜、衣服归衣柜”,把每样东西收进该有的位置、该丢的就断舍离,不堆积生灰尘、阻碍通风,卧室尽量不放电器用品。他尤其强调,各式塑胶板、容器、塑胶袋都会挥发出塑化剂或慢慢脱落成粉尘,也是强力的过敏原,强力建议少买少用塑胶制品。

来源:康健杂志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