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种优质食物,中国人吃得太少了!新一年记得多吃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我国居民薯类、奶类消费量远远低于推荐食用量。
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新的统计年鉴。
作为营养师,我最关心的还是大家吃得怎么样,所以我第一时间看了里面我国居民各种食品的年人均消费量的统计,和膳食指南的推荐作了一个对比,看看大家哪些东西吃太多,哪些东西吃少了。
当然,这个数据肯定不能完全代表大家实际上吃进去了多少,毕竟还有浪费的问题、加工方式的差异,而且个体差异也是十分大的,具体还是要看膳食调查的数据,但它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下大家的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
来看看吧~
大家吃得
越来越好了
来源:国家统计局2021统计年鉴
总体来说,大家吃得还是越来越好了,2014年到2020年,薯类、豆类、蔬菜、蛋类和水果的消费量都是逐渐上升的趋势。
肉类里面,猪肉的消费量在慢慢下降,而相对更健康的禽肉、水产品消费量在上升,看得出大家对健康更重视了。
如果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相比是怎样的呢?我做了一个表
蔬菜的消费量快达到推荐量的低限了,豆类基本达标了,水产品将就达标了。蛋类消费量还没达到相当于一天1个鸡蛋的推荐量,但也快了。
还有几样食物和推荐量的差距仍有些大,下面着重说说。
这两样东西
吃得太少了!
薯类:远远不够
薯类是指那些能吃的根茎类作物,主常见的红薯、紫薯、土豆、芋头、山药这些都是薯类。
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50~150g,薯类同样是50~150g。也就是薯类在整个主食部分的生重占比大概是1/5~1/4的样子。
看人均年消费量,大家吃主食的总量是合理的,可薯类只占2%,达不到推荐量的10%。
薯类淀粉含量丰富,能提供主食应该提供的热量。用薯类担当一部分主食是有很大好处的:丨薯类可以补充精米白面里匮乏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钾、β-胡萝卜素等,大大提升营养价值;
丨薯类膳食纤维含量高,相同热量之下比米饭饱腹感更强,还能延缓血糖上升。
而且,薯类吃对了是有利减肥的,戳薯类旧稿回顾
奶类:远远不够
另一样大家吃得远远不够的是奶类,只能达到推荐量的12%-15%。
我们鼓励每天喝300g奶,主要是为了获得蛋白质和钙。通常,100ml的牛奶中,有大约3g-4g的蛋白质和110mg的钙。
之所以说到补钙总是第一个想到牛奶,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它不是钙密度最高的,但它喝着方便,而且牛奶中钙的吸收效果确实更好,牛奶中的蛋白质、维生素D等都是对钙吸收有积极作用的。
尤其我国居民钙摄入不足比较普遍,每天坚持喝奶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爱喝牛奶你也可以选择酸奶、奶酪。
乳糖不耐的人怎么办呢?
很多人可能都多多少少有点乳糖酶不足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说你就不能喝奶了。
大多数的研究都表示,健康成年人就算是有乳糖酶缺乏,也还是能吸收乳制品中的钙。
你可以用少量多次喝的方法避免不适,就像我的个人经验是每次慢慢喝300ml以内的牛奶,状态就还好。
水果也还有差距
另外水果大家吃得也还是很不够的。水果主要给我们提供维生素C,钾、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以及酚类等抗氧化物质,对健康的益处不能小看。
一项2019年发表在全球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发布的重磅研究,发现导致中国高死亡率的饮食结构问题中,钠严重超标排首位,第二位就是水果吃得不够。
如果说实在不方便、没条件吃水果,那你也可以通过吃更多的蔬菜,并提高主食中全谷物、薯类的比例来进行一些弥补。
该少吃点肉了吗?
如果说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比,大家消费的肉量有点儿多。
因为《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吃40-75g的禽畜肉,差不多就是一个手掌心大小。其他世界各国的膳食指南也是建议猪牛羊这些红肉的摄入量要控制。
为什么不能过量吃肉?
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说,控制吃肉,主要是因为肉中的饱和脂肪吃得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肉在加工、烹饪过程中,容易在高温和油烟下产生多种致癌物。
过量吃红肉摄入较多的血红素铁,会提升体内自由基水平,也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
那是不是该少吃点肉了呢?我觉得也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说有的人没有条件或者不方便吃鱼,豆制品、坚果、奶类之类的摄入也不足,蛋白质整体就不够,那还是要吃肉的,得先把蛋白质缺口补上。
如果是有缺铁性贫血的问题,那也还是要通过红肉、动物内脏、动物血去补充的。
只是说对于有条件的人,如果希望降低疾病风险,那建议你去调整一下饮食结构,红肉少吃一点,鱼类、豆制品、坚果这些多一点,更有利于健康。
坚果要少吃点了?
另外一样值得一提的东西是坚果。坚果的人均消费量已经超过了我国膳食指南的水平,是不是该少吃点了?
分情况。
为什么我国坚果推荐量偏低?
我国膳食指南是把坚果和大豆放在一起做推荐量的,这两者的营养价值一定程度可以互相替代。
但考虑到我国本身坚果就比较少,种植条件不太适合,产量比较低,坚果价格偏高,而且大家也更习惯吃大豆,所以其中具体划分的时候坚果的量是比较少的,份额给了豆类。
其实从健康角度来说,用坚果代替一些肉类是非常有优势的,它不仅蛋白质含量比肩肉类,它的脂肪也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比肉里的饱和脂肪酸健康。
坚果还能补充钙,钾,镁,锌,硒这些矿物元素,不少坚果里钙含量还不少呢。
另外坚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其实还挺高的,超过不少的水果、蔬菜、薯类以及部分粗粮。
所以说也并非就一定限死了一天只能吃10g的坚果,如果你少吃点肉、控制总热量,一天吃到40g也算很健康。比如按照柳叶刀的建议,每天的坚果和种子类应该吃16~25g。
总之,新的一年,大家可以提醒自己记得吃够薯类、奶类和水果,而肉类尤其爱吃大鱼大肉的人红肉要控制量,多吃点鱼,蔬菜、大豆继续坚持吃够~
来源:食研所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201/170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