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睡前的3件小事,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苦于控制血糖的糖友们在饮食和生活方式之外,肯定也十分关注其他控糖细节。
血糖的升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最近的研究又发现了3个有关于控制血糖的小细节,今天就来分享给大家。
1、晚饭吃得晚,影响胰岛功能
褪黑素是一种在夜间或光线弱的时候被大量分泌的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来自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心血管专家研究发现,吃饭时间对褪黑素和胰岛素的分泌都有关系。
实验对比了两组人群,一组安排在睡前4小时吃晚饭,另一组在睡前1小时吃晚饭。结果显示,吃晚饭更晚的那一组,褪黑激素血清水平比吃晚饭早的一组高出3.5倍。
晚吃导致胰岛素AUC(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6.7%,葡萄糖AUC升高8.3%。即晚餐时间越晚,胰岛素水平越低,血糖水平越高。
2、早上吃土豆、晚上吃深色蔬菜更好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学者通过分析4642例糖尿病患者数据发现,如果有糖尿病,早上吃土豆等淀粉类蔬菜,晚上吃西兰花等深色蔬菜和牛奶,能预防心血管病,也更长寿。
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以及肝脏和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有生物节律,在上午处于较高水平,并从白天到晚上逐渐减少。土豆等淀粉类蔬菜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因此,在上午摄入更多碳水化合物后,更符合生物节律,有助于葡萄糖控制
而晚上吃蔬菜是为什么呢?因为深色蔬菜多是低热量食物,炎症指数较低,晚上吃可能会减少机体的促炎症细胞因子,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肠道微生物有昼夜节律模式。产生短链脂肪酸的细菌的相对丰度通常在夜间最高,因此,晚上摄入更多深色蔬菜与该类细菌的数量节律一致,这会刺激它们产生更多短链脂肪酸,从而促进营养代谢过程。
3、睡觉开灯会增加胰岛素抵抗
早期就有研究显示,夜间光照会增加心率、肥胖、睡眠质量下降等风险。而最近(3月14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表示:开灯睡觉会损害人的心血管功能并增加胰岛素抵抗。
研究人员招募了20名健康人分为两组,一组在灯光照射下睡眠,一组没有。然后发现:(1)在睡觉时暴露在更亮的光线下,会使身体进入更高的警戒状态,心率会加快,这种夜间心脏压力增加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的心脏代谢健康长期下降。
(2)参与者在中等光照下睡觉后的第二天早晨胰岛素抵抗增加。
研究人员建议,如果一定要开灯睡,让灯光尽可能昏暗并靠近地板;避免使用白色或蓝色夜灯。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问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