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贩曝2/3猪肉恐藏“病变肉瘤”?农委会释疑,专家说挑猪肉这时段最好
【早安健康/李芸报导】一名肉贩日前在脸书“爆废公社”发文,透露猪只肩胛的“梅花肉”,由于接近打针的部位,很容易产生病变、长出肉瘤,他并指出,虽一般肉贩会将肉瘤切除干净,但肉品仍可能藏有未被发现的肉瘤,卖出给消费者,“懂的人会尽量少吃这个部位。”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担心肉质软嫩的梅花肉会否不能食用。
猪梅花可能暗藏病变肉瘤?农委会:切除干净不影响卫生
梅花猪肉向来是火锅、烧肉的必备食材之一。不过,梅花肉位于肩胛前段,与猪只时常挨针的耳根后方距离相近,该名肉贩说明,虽然肩胛不是直接施针的位置,但根据他肢解肉品的经验,很常发现梅花部位产生病变,10头猪中约6、7头都会看到。
这位肉贩也描述,每头猪打针后的状况不尽相同,病变的肉瘤可能呈现浅绿、浅黄色,有些已经干掉变成粉状,有些则是膏状、水状,会发出粪便般的恶臭。他提到,这种状况其实见怪不怪,通常肉贩都会将病变部位切干净,很少被拿出来讨论,但有时肉品仍藏有未被发现的肿瘤就售出,并非业者刻意欺骗。
对此,农委会出面强调,国内毛猪的屠宰过程,都经过屠检兽医师逐头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的肉品就会立刻淘汰;至于病变部位,只要清除干净,并不会影响肉质卫生安全,因此民众可以安心食用市面上的肉品。另外,根据《TVBS》的报导,台湾冷冻肉品工业同业公会也说明,猪只注射疫苗【小编推荐:显微镜学家发表对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为正常防疫措施,已经行之有年,疫苗造成的肿胀为正常现象,并不会危及肉质,无须太过担心。
中华养猪协会理事长杨杰则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多年前因台湾为口蹄疫疫区,猪只必须接种“口蹄疫疫苗”,可能因此在某些部位出现特定肉瘤,但台湾已拔针2年,并非口蹄疫疫区已大幅减少,且只要修除肉瘤,就可安心食用。
吃对猪肉能助减肥!加入这些食材营养更加分
许多人都认为猪肉脂肪含量高又属于红肉,相较之下,鸡肉蛋白质更丰富、脂肪低,不但比较健康,更是减肥族群的首选。不过,中医师楼中亮在《三立新闻网》的访谈中,反而主张猪肉是减肥时更好的选择。他提到,猪肉中含有高量维生素B1,可以协助身体将脂肪排出,因此对减肥十分有帮助。
营养师吴映澄也在脸书上说明,不同部位的初肉,脂肪含量也不尽相同,只要挑对部位,猪肉也能成为增肌减脂的好选择。因此,怕胖、正在增肌的族群,可以吃低脂猪肉换换口味,不必天天吃鸡胸肉!
增肌、减脂推荐低脂猪肉(每100g所含热量、脂肪含量):后腿瘦肉:热量123 Kcal;脂肪4.0g(占29.3%)
腰内肉(小里肌):热量139 Kcal;脂肪5.4g(占35.0%)
腱子肉(老鼠肉):热量184 Kcal;脂肪11.4g(占55.8%)
需避开的高脂部位(每100g所含热量、脂肪含量):五花肉(三层肉、培根肉):热量368 Kcal;脂肪33.9g(83.0%)
蹄膀(腿库):热量331 Kcal;脂肪28.6g(77.8%)
猪脚:热量293 Kcal;脂肪23.2g(71.3%)
胛心肉(肩胛肉):热量295 Kcal;脂肪24.8g(75.7%)
松阪猪肉:热量284 Kcal;脂肪23.3g(73.8%)
烹煮猪肉时,加入洋葱、大蒜、韭菜等食材,还能让营养更加倍。根据启新诊所的卫教资讯,葱、蒜等味道呛鼻、辛辣的食材都含有硫化物,多摄取这些硫化物能够增强免疫力,对健康有许多好处。不过,硫化物本身较不稳定,若能和维生素B1结合,会变得更好吸收、分解。
因此,建议将葱蒜与富含维生素B1的猪肉一起烹调,并将洋葱切成丝、青葱切段或葱末、大蒜切片或剁碎,有助硫化物释出,不但美味,还能让营养效果加乘。